一千 所以郭某人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1761 字 2022-09-19

追求质量的同时,不能过于追求速度,不能因此造成黎民百姓的大量伤亡,不能让他们无法正常的生活,以至于连孩子都生不了。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郭某人觉得能在延德十年之前完成这条从扬州到洛阳的运河,就差不多了,就算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了。

在此基础之上,田丰又提出了要沟通南北到河北的地步,把河北也要沟通上。

他的心思,郭某人一看就看明白了,但是那不是郭某人最在意的,郭某人最在意的,是这样做有没有好处。

隋朝是这样做了,目的是为了收拾高句骊。

杨广为了收拾高句骊,意识到陆路运粮的困难,为了提高运力,提前储备粮食到蓟县作为大军的总后勤基地,所以修缮了从洛阳到蓟县的这条运河,沟通了南北。

由此,杨广才有底气搞出百万军队讨伐高句骊,试图一鼓作气将高句骊干掉。

杨广有军事目的,而郭某人却并没有太强的军事需求。

高句骊已经没了,高句骊王室和整个统治阶层已经被于禁赶尽杀绝一个不留了,些许的文化已经被彻底摧毁,留下来的都是黎民百姓了。

以后也不会出现高句骊了。

平州已经建立起来了,祸患已经被扫清了。

外兴安岭地区的其他渔猎民族根本不可能和魏帝国的势力抗衡,他们将在未来郭某人的开拓计划里被扫平。

至于田丰所说的征伐鲜卑,这勉强算个理由。

郭某人未来计划集合十五万以上的骑兵兵力,由他自己亲自率领,直插漠北,将鲜卑团灭,将能看到能找到的游牧势力全部摧毁,然后正式开始建设魏帝国的大漠畜牧经济区。

为此,郭某人已经在冀州修缮了数量极多的粮仓,储备了相当多的粮食,并且大肆制造储备腌肉,为的就是那一天。

那么大量的粮食如果还不够用的话,这仗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就很难说了,郭某人也不是不懂数学。

而且出塞作战的意思当然是要离开冀州,又不是把大运河直接修到草原上去。

这根本不是为了未来的北伐鲜卑,就是为了他自己的政治目的。

但是郭某人还是动心了。

修缮大运河最大的理由,对郭某人来说并不是为了北伐鲜卑,也不是为了进一步掌控辽东,而是为了后世之君和后来的子民们。

自己可以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修缮粮仓储备粮食,为了未来平稳度过最初的小冰河期打下基础。

那个时候自己说不定还能活着,带领子民们度过最初的危机并不难。

但是这一波小冰河不是自己能活着看完的。

自己是会死掉的,或早或晚,都会死,不可能活着度过这一段小冰河期。

要是能活着,自己就不是人了,要么是神要么是鬼。

毕竟郭某人也不可能找到生死草那种诡异的东西。

自己能保证带领子民们度过最初的危机,后面的危机就需要后世之君了。

他们到底行不行,能不能办到,会不会让冀州百姓挨饿受冻?

他们还能不能稳妥的掌控屯田村庄,稳妥的储备战略储备粮,稳妥的让黎民百姓度过危机?

郭某人在北方的安排和经营到底会不会因为他们的胡搞乱搞而彻底破产?

这是郭某人不敢确定的。

要是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没有强大的运力的情况下,必然造成冀州百姓大规模南下逃难的现象。

会死多少人就真的不好说了。

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给后人,不能过于期待后人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