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五 襄平粮价上涨了?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1345 字 2022-09-19

公孙康摇了摇头:“这都多少年了,大家一直都是买粮食吃,而且赚的钱也很多,辽东军资充裕,百姓家中殷实,这是父亲引以为傲的功绩,您却屡次反对,父亲生气难道不正常吗?

种植药材就能卖给中原,然后就有了五铢钱,就可以买粮食吃,而且父亲手里钱多了,还能从中原的特殊渠道买到很多魏国的精良兵器,可以装备给士卒,增强我军的战力,这是好事啊。”

“但是这终究不是正道啊。”

柳毅痛心疾首道:“公子,现在辽东的粮食,本地生产的数量极少,在下听人说过,说本地已经没有多少人种粮食了,全都是中原运来售卖,这样一来,粮食多少,粮价高低,那都是中原商旅说了算,他们可以随意操控粮价啊。”

公孙康皱了皱眉头。

“都那么多年了,粮价一直很平稳,不曾有过波动,我们用药材换取很多五铢钱,拿一部分买粮食,剩下的五铢钱可以用来买其他的东西,这样我们只会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贫穷,难道不是这样吗?”

柳毅连连摇头。

“不是这样的,公子,您可知道在中原,五铢钱是直接和粮食做交易的,一枚五铢钱能换取多少粮食是固定的,粮食才是重中之重,没有粮食,五铢钱难道可以拿来果腹吗?”

公孙康眨了眨眼睛,没听懂。

“柳公,您想说什么?”

“我想说,粮食才是重中之重,为了赚取更多的五铢钱而放弃种植粮食是不对的,一味地赚取五铢钱是没有意义的,五铢钱之所以能用来交易,是因为它能买到粮食,如果买不到粮食,五铢钱还有什么意义?”

公孙康完全不懂经济,对于柳毅所说的,他难以理解。

柳毅稍微懂一点,但也不是懂得太多,这是他听一个中原商人所说的,本身也是一知半解,他的专长是军事,不是经济。

阳仪也是一样,属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觉得有道理,却说不出内里的问题。

所以他们所进言的,虽然是正确的道理,却不能打动人心。

用一些讲不出道理来的话让大家停止赚钱,这是什么道理?

公孙康还算是脑袋活泛的,大概能够明白柳毅和阳仪是担心粮食不够吃,所以辽东发生粮食危机。

对此,公孙康却觉得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中原需要咱们的药材和牲畜,咱们需要中原的五铢钱和粮食,互惠互利,对双方都有好处,这是公平的,这样的事情父亲都认为是可以的,柳公和阳公还是不要过于担忧了。”

公孙康笑了笑:“我还要去照看父亲,柳公和阳公请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