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二 陈纪的野望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1226 字 2022-09-19

话说回来,应付一千多人的考试,需要的竹简量太大了,郭鹏有点心疼,决定下一次论才大典就放在称帝以后,而且要把质量差不多成熟的纸给放出来,把竹简给淘汰掉。

和竹简比起来,还是纸要经济实惠的多,缺少书写载体也是广泛考试制度无法推广的现实经济因素。

造纸术和印刷术真的是太重要了,未来他所要推广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几乎都少不了纸和印刷术,在眼下这个只能使用竹简和绢布的时期,郭鹏有很多想办的事情都办不到。

但是一旦已经成熟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被公诸于众,可以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那么,很多事情都会发生质的转变,都会在实际意义上发生改变。

而且绝对不是郭鹏的敌人想要看到的转变。

这转变是如此的巨大,巨大到了只有皇帝才能承受,其他人想要承受,是承受不了的。

郭鹏做好了准备。

这一次,郭鹏准备了大量的策论问题。

从大而化之的战略方向,以及细化下来的具体实际问题,从基础的儒家经典,到一些法学数学科学上的常识性问题。

题目还是比较全面的,而且采用了abc卷的策略,相邻数人之间所采用的问卷绝对不一致,以虎卫亲兵监考,三百名虎卫骑兵满场走动,绝对不会给任何一人作弊的机会。

想要混入魏公府?

门都没有。

郭鹏没有自己亲自来监督,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他安排了陈纪来作为主考官。

陈纪端坐上首,居高临下观察满满一大片广场上士子们埋头奋笔疾书。

那场面,说真的,十分新奇,感觉特别不一样,陈纪也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

他觉得不用举孝廉,而用这样集中的方式,一次性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士子进入魏公府,这简直就是把天下英才一网打尽的做法,实在是很有创造性。

而且郭鹏还使用了一种叫做糊名的方式。

也就是阅卷官员在阅卷之时,是不知道自己所查阅的答卷是哪位士子所作,不知道籍贯,不知道名号,不知道出身,纯粹只是看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