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死掉的,丢掉的,不要的

明天下 孑与2 1633 字 2022-09-19

赵万里死了,在蓝田县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波澜,甚至涟漪都没有一个。

整个蓝田县每天都有无数的商行开业,每天也有很多商行歇业,这在蓝田县人看来,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赵万里但凡有一丝一毫对官府的信任,他就不该先解散车行,而是去找官府寻找解决之道,毕竟,官府在颁发给了他几条与铁路线严重重合的牌照,在火车的优势完全展现之后,官府就该对他有一个新的安置。

否则,就是与民夺利,这是蓝田律所不允许的……

在夏完淳看来,一个不解读官府规章制度,不去了解普世律法,不明白官府为何物的商人,败亡是迟早的事情。

夏完淳长叹一口气,就把赵万里给忘记了。

只有官府里的小吏,将赵万里的事情特意记录下来,准备在遇到同样事件的时候,就把赵万里的经历拿出来,告诫那些不听话的商贾。

很多年后,蓝田商科的学子们,在学习商业案例的时候,赵万里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他用自己的经历与生命,悲壮的向后辈们诠释了怎么做才是一个新时代的商贾。

从此,官府与商贾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将变成共生关系,这就是云昭给大明商贾地位给了一个新的诠释。

这种诠释不能明白的说出来,否则,会被读书人鄙视的,因此,只能用润物细无声的手段,慢慢地制造一个既成事实。

因为有火车站的缘故,从城池到火车站这一段空间,很快就变成了人们修建宅邸的最好选择,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火车站,凡是有火车站的城池地图,都自觉不自觉地被火车站扯出来了一块凸起部分。

现在虽然仅仅是一条细细的线,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条连接车站与城市的线段会变粗,最终会成为片,与城池连接成一体,成为城市新的一部分。

这就是云昭要的城市变化。

夏完淳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弄明白这个道理。

从此,他对师傅有了新的看法,他也发现政治比他以为的还要深奥。

“国家是要用来建设的,唯有一点点的建设,不要停,总会因为数量的变化而引起质量的变化。

皇帝应该把大量的钱都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上来,而不是藏在国库中等着那些钱发霉。

不论是兴修水利,平整农田,还是开山凿石架桥修路,疏通河道,连接漕运都是对国家很好的投资。

这件事一定要持之以恒。”

云昭把这个道理说的非常平实。

但是,他的臣子们的联想却极为丰富。

有联想到都江堰的,有联想到郑国渠的,有联想到大运河的,还有人联想到了巍巍长城的……总之,这些工程中的每一项,对中华民族来说都是功不可没的。

云昭的意愿是很好的,可是,大明朝如今的穷蹙,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云昭改变蓝田县用了十五年,想要让大明人都过上蓝田人的日子,非一代人不可。

辽东的春天来的总比别的地方晚一些,好在,它还是到来了,就这一点,刘宗敏就没有多少抱怨的心思。

他抱怨的是他军帐中的女人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