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终究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明天下 孑与2 1689 字 2022-09-19

“六百八十七担粮食。”他的副手张梁回答的有气无力的。

“不够!”

“下官知道,方圆五百里之内,我们基本上找不到多余的粮食。”

“天津那边怎么样?”

“那里的状况稍微好一些,咱们鼓励百姓下海捞鱼,出产还不错,大家每日里吃鱼,至少饿不死。”

“能加大捞鱼的力度吗?”

“没有多余的船!”

“施琅是干什么吃的,早就给他去了文书,要他运粮北上,他怎么还没有到?”

“已经出发了,不过现在正是风浪滔天的时候,下官以为不能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放出话去,京城粮秣价格再上涨两成!”

原本有气无力的张梁听徐五想这样说,吃了一惊道:“京城的粮秣价格已经是天价了。”

徐五想冷着脸道:“不修通运河,顺天府的粮食永远都不够。”

“府尊以为添加两成的钱,就能让运河通达?”

徐五想从桌子上拿起马鞭道:“走吧,我们去拜访一下漕口!”

“府尊起了杀心?”

徐五想看着张梁道:“难道你以为我只会一味的怀柔?”

张梁笑道:“自然不是,密谍司的文书下官也看过。”

徐五想抵达漕口会所的时候,这里已经被军兵包围的严严实实。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直挺挺的站在院子里,即便是看着徐五想进来了,也是一副骄傲的模样,对徐五想不理不睬的。

“开始漕运!”

徐五想冷冰冰的瞅着这个叫做唐通天的京城漕口老大。

唐通天冷笑一声道:“运河断绝,如何漕运?”

徐五想道:“那就修通运河。”

唐通天笑道:“这需要很多的银子。”

徐五想道:“银子我有。”

唐通天又笑道:“府尊这就是同意按照我漕口的规矩来了?”

徐五想没有回答,反而踱步到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人身边仔细的看了看,然后冷漠的对唐通天道:“大明依靠运河南粮北调,供应京师和边防,维持漕运近三百年。

在这三百年中,围绕着漕粮的征收和运输,生长出一套盘根错节的潜规则体系,名曰“漕规”。

漕规是对法定利益分配方式的私下修改。

首先修改与农民的关系,通过“浮收”多刮农民几刀。

然后调整内部关系,勾结官府尽量公平合理地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