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路遇故人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2571 字 2022-09-18

贞观十九年六月初八,拔灼与大度设汗位之战终于拉开了战幕,两军于本查干湖畔展开了一场草原上罕见的大会战,拔灼一方总兵力多达二十八万余众,而大度设手下仅有十万出头的兵力,初始,拔灼依仗着雄厚的兵力,不断地遣兵轮番狂攻大度设所在的阵地,始终压着大度设在打,可遗憾的是苦战了一日之后,却始终无法突破大度设那看起来显得单薄无比的防线,时至黄昏,拔灼见无法取胜,遂传令收兵回营,准备明日再战,却不料就在拔灼缓缓收兵之际,大度设突然发起了大反攻,其手下养精蓄锐了一日的两万黑狼军大举出击,径直突破了拔灼后卫部队的阻截,冲乱了拔灼的中军,战事至此已是全面逆转,在大度设所部不断冲击之下,拔灼一方惨败,全军几近溃散,幸得大将阿鲁台拼死断后,方能得脱。.翌日,拔灼收拾残部仅余六万余众,不敢再战,遂退军郁督军山,以图自保,大度设本待乘胜追击,却不料后方传来警讯唐军万余游骑突然从大草原深处杀将出来,兵分数路,连下布尔干、察西林脱勒、阿其泰等隘口关城,至此,由塔克什肯、乌拉斯台、老爷庙三大口岸进入大草原的通道全部落入唐军的掌控之中,安西唐军随时可以调大军从上述隘口中直入大草原,得此消息,大度设不敢再行追击拔灼之残部,遂回军以自守。

贞观十九年八月中旬,得到了喘息机会的拔灼在安西唐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的暗中支持下,不顾阿鲁台的拚死进谏,再次向大度设发动攻击,因此际安西唐军兵力调动频繁之故,担心被两路夹击的大度设不敢出战,果断地放弃了本查干湖一带的老巢,率部越过拜度拉格河,向土默特转进,以避开两面受敌的窘境,见此情形,唐军并未派兵进入大草原加以追击,倒是拔灼自信满满地率十五万大军沿途追赶,双方于贞观十九年九月底在土默特草原上再次发生激战,拔灼再次小败一场,因时值冬季将至,双方罢战,各自引兵脱离接触,至此,战火纷飞了大半年的大草原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贞观十九年七月中旬,安市城下,唐军历时近两月,终于城东南角筑成土山一座,并架设五道木桥以登城,但高句丽守军也不断增加城墙的高度以拒之,唐军只得跟着加高土山之高度,至贞观十九年八月初,当唐军所筑土山已可俯视城内时,土山因突如其来的大雨而崩垮,压崩了城墙,高句丽守军两百多人趁势从城墙缺口出战,夺占了土山,唐军连攻三日竟未能夺回,帝为之大怒,再次遣兵连番攻击,鏖战近月,竟无法下之,时值严冬将至,军中粮草已告危,诸将皆萌退意,然,降将高延寿、高惠真兄弟献计曰:其余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众将计议后,均以为此举可行,帝亦心动,怎奈长孙无忌却出面劝谏曰:自当先破安市,然后长趋而进,此万全之策也。帝闻之遂动摇,又因军粮近告馨,遂决议退兵,于贞观十九年九月十八日率主力军向关内撤退,留程名振为辽东道总管,率军一万,坚守辽东城,以备来年再战,至此,帝第二次亲征高句丽又以不胜而归国。

贞观十九年十月初三,回到关内的李世民仅在幽州休整了三日,便即率大军回师长安,于路途中感了风寒,遂决议不进关中,而在洛阳过冬,于路途间发出诏书,传令留守京师之监国太子、诸王、诸大臣皆到洛阳聚合贞观十九年十月中旬,圣旨到京,除太子李贞因稳定国事之所需,尚未动身之外,诸重臣纷纷带齐家人,赶往洛阳,以迎圣驾贞观十九年十月三十日,帝驾抵洛阳,遂再宣召太子李贞前来洛阳议事,李贞得旨之后,着即出发,轻车简从向洛阳赶去,一路狂赶之下,于贞观十九年十一月初七抵达谷州(今新安县南),遇上今冬的第一场大雪,不得不在谷州城中滞留了下来,素来不喜迎来送往的李贞并没有入住驿站,而是将车马等物交待给驿站保管,自率燕十八等人乔装进了谷州城中,入宿。

大雪一下就是三日不停,北风呼啸中,鹅毛般的大雪生生将天地全都染成了一片彻底的白,李贞倒是无所谓,自打当了太子之后,居移气、养移体之下,心性早已比前些年沉稳了许多,既然大雪封路,李贞也就难得地偷上一回闲,啥都不想地猫在客栈中喝上几壶小酒,睡上几回好觉,算是疏散一下连日奔波急赶的疲劳,可燕十八、高恒几个年轻人却是坐不住了,明知道大雪依旧下个不停,每日里总要跑客栈门口去逛荡几回,指望着漫天的大雪赶紧停了,也好能在谷州城中逍遥上一回,那等猴急的样子令李贞看了就觉得好笑,不过也懒得去管这帮子好动的家伙,由着他们去折腾也就是了。

贞观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连下了三日的大雪总算是消停了,呼啸了数日的北风也没了力气,打夜里起便无力地停歇了,李贞一夜好觉,睡到天快亮时才起,也没出房,便在房中随意地练了几趟拳脚,出了回汗,这才行出了房去,刚想唤随行的小宦官奉上梳洗的热水,却冷不丁地瞅见燕十八、高恒这两活宝正直挺挺地立在房门口,拐角处铁如龙、铁如虎等人还躲在那儿探头探脑地,登时便令李贞不悦地轻皱了下眉头,扫了燕、高二人一眼,哼了一声道:

一瞧来意已被李贞识破,燕、高二人并没有觉得有啥不好意思的,各自挤眉弄眼地围住了李贞,嘻嘻哈哈地道:

哈,保护?这两臭小子!李贞心里头一阵又好气又好笑,不过么,被这两小子一说,倒真起了几分游一游谷州的兴致,这便没好气地横了燕、高二人一眼道:

燕、高二人一听李贞这话便是同意了自己的请求,全都乐了起来,马屁一拍,全都呼啸着溜了。

李贞笑骂了一句,也没见怪,毕竟这帮子亲卫陪着李贞住在深宫,负有保驾之重责,往日里实难离开东宫一步的,能有个休假的机会着实难得得很。

谷州城并不算大,也就是三千余户人家的规模,可却是座古城了,设置于秦,原名新安,取新治安宁之意,隋置谷州,因县境内有谷山,遂名之为谷州,唐随隋旧例,并未曾复其原名新安,此地历来为古都洛阳畿地和西方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乃兵家必争之要地,谷州因此屡经战火,然其境内古迹却依旧不少,整座谷州城古香古色,极为典雅,尤其以城东南角的青牛观最为闻名,据闻此处乃是老子骑牛出函谷关时曾留驻之地,香火极为鼎盛,李贞等人既然起意要逛谷州城,自是不会错过青牛观这么个名闻遐迩之所在,踏雪在城中街道上游走了一番之后,寻人问明了道路,便一路闲逛着地往青牛观赶了去。

谷州城小,街道也不算太宽敞,可因着雪后之故,大街上的人流着实不算太多,李贞等人一大伙地走在街上,倒也不觉得有拥挤的感觉,就这么笑着,也将就着便要到了青牛观,可就在一个转角处,李贞突然停了下来,面露惊疑之色地盯着远处街道转角处的一个行人的背影,好一阵子没有动弹。

燕十八一见李贞面色不对,忙凑了过去,紧赶着问了一句。

李贞眉头一皱,并不敢确定自己是否看错了人,迟疑了一下,用力地甩了甩头,见那人已转过了街角,这便抿了下唇,吩咐了一句,也顾不得去青牛观了,大步便向那人消逝之处赶了过去,心地跟着,不多时,已到了一座小院前,大老远见那人走进了院子,李贞稍一犹豫,挥手示意燕十八等人原地待命,自己却几个大步走到了小院子前,伸手推开虚掩着的大门,缓步便行了进去,燕十八等人一时间全都看傻了眼,谁也不清楚李贞的葫芦里卖的是啥药,全都愣愣那儿发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