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成交!”

其实宁蔚带专辑过来就是分给“翼”四人,不然杜渐和段意然不会那么快签名,新专发行之后“蓝色”恐怕会忙碌很久,“翼”这边也有演唱会要准备,不意外话,“翼”和“蓝色”演唱会在时间上还会有重叠,原本宁蔚是计划来当“翼”演唱会嘉宾,但考虑到对方行程,计划未必真实现。

“演唱会之前不该听他们新专。”陆苇感慨,“有没有觉自卑感变强了?”

谢鸣轩和方屿都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

《无声钟》质量已经够色了,这张《无畏》却一点也不输,《地球毁灭》蕴藏力量甚至比《逆转时空》更令人震撼,在“翼”几人心里,“蓝色”一直是歌坛天花板,他们努力着试图离“蓝色”更近一些,然而越了解对方,听到对方越多歌,他们反而觉自己距离目标越来越远了。

粉丝们夸奖、专辑销量偶尔会让几人自满,在一些营销号宣传里,“翼”似乎已经和“蓝色”并列了,但其实并没有。

那几个人厉害之处,同为歌手,没有谁比他们更清楚了。

“蓝色”每一张专辑都是负责给他们灭火,新专发行之后他们会膨胀一阵子,膨胀完了再去听“蓝色”歌,膨胀气球立刻就瘪了,接下来就再写新歌,再做心理建设。

但从《迷雾》开始,他们每张专辑也都是有进步,或许还是不不仰望“蓝色”,但他们同样走了属于自己音乐之路。

第152章 演唱会前

“小晏, 我这边还有个本子,你有没有兴趣?”

《黑幕》才拍完不久,奚铭就给季晏打来了电话。

“如果是和李裕差不多的角色, 我不考虑接。”季晏的回答很干脆。

“剧本我发给你, 你先看一看。”

凭《消失的杀机》拿下长空奖之后,季晏接到了不少剧本的邀约, 后来因他进了《黑幕》剧组只能作罢,但《黑幕》拍完之后,到他这边的邀请又多了起来。

黎响导演也才联系过他不久,说手头有部科幻片的剧本,问季晏有没有档期。

罗亿导演的那部《外星入侵》确实爆了, 电影在暑期档上映, 不仅打破了华语科幻片的纪录, 票房更是直逼春节档票房冠军《精密机器》,不过最终并未超过《精密机器》,拿下了截止目前为止的年票房榜第二的成绩。

罗亿在导演圈内的地位更是进一步提升,尽管《外星入侵》是一部纯商业电影,但它的火爆还是带动了国内科幻题材的崛起。

连黎响这种老牌导演都觉得心动。

《外星入侵》的票房成为了整个暑期档的热门话题, 电影上映之后, 自然有营销号提到季晏拒了这部电影的事,在《消失的杀机》上映前,季晏拒绝这部电影自然是收获群嘲, 可在《消失的杀机》让季晏收获了长空奖影帝的奖杯后,群嘲的声音自然消失了。

季晏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主演一部票房40亿+的电影,一个是主演一部票房17亿+并且能拿长空奖影帝的电影,这两种选择对多数演员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

罗亿后来还松了口, 在《外星入侵》上映后,他表示自己去电影院看了《消失的杀机》这部电影,他喜欢电影本身,也很欣赏季晏在电影中的发挥,希望后面能和季晏有合作。

等季晏拿下长空奖影帝后,罗亿看季晏拒演这件事就容易多了——如果接下《外星入侵》的话,那个角色的确难以给季晏足够的发挥空间,这对于一般演员来说无所谓,可季晏显然是对表演有自身见解的那类演员,罗亿提供的那个角色还不能满足他。

于是最近,季晏手头又收到了罗亿递来的新剧本,不得不说,题材是他想拍的那种类型,角色的设定也很有趣。

季晏只能感慨,大导们不仅导戏有一套,他们能看中的剧本也是业内最顶尖的——在现今的电影圈,好剧本甚至比好导演还珍稀,出色的剧本早就被几位最顶尖的导演垄断了,其他的,要么像鲁鸣和范聪那样自己出来单干,要么偶尔冒出一两个漏网之鱼,普通演员想接触其实并不容易。

毕竟电影圈的厮杀要比电视剧圈激烈多了。

季晏倒是想尝试一下喜剧电影,可惜喜剧自有喜剧的一套生态,他去参演反而是破坏人家的生态,这并不是锤炼演技就能够弥补的,得有喜感和观众缘。

……

“水要吗?”

方屿冲季晏喊了一声,季晏伸手接过水,猛灌了一大口。

“翼”在为巡演做最后的准备,尽管需要准备的舞蹈不多,可为了在舞台上保持状态,几人还是认真在排练——考虑到巡演每一场的表演不可能完全相同,尽管舞蹈只有三首歌左右,可几人却准备了两倍以上的歌单。

“刚刚这一遍很好。”谢鸣轩冲季晏和方屿竖起了大拇指,“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