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三代一万贯

这话要是传出去,宗室会在背后雕刻老包的小人,然后请人作法弄死他。

外面的沈安听到这里就干咳一声。

“谁在偷听?拿下!”

包拯大怒,刚喝令拿人,就见沈安走进来。

“怎么才到?这是路上遇事了?”

他的语气一下就变了,刚才的勃然大怒瞬间变成了关切,让值房内的官员们面面相觑,都觉得自己大抵还不如沈安家的那条狗。

据闻那条狗深得包绶的喜爱,爱屋及乌之下,老包每次过去都会给那条狗带些美食。

“路上有人打架,某劝了一下。”

这话谁都不信,按照大家的理解,若是遇到当街斗殴,你沈安不看热闹,不打太平拳就好了,劝架?

呵呵!

众人心中呵呵,可包拯却信了。

他坐下去,端着茶杯喝了一大口茶水,然后噗的一声全喷了出来。

“这么烫是准备要烫死老夫,然后你等好接任三司使吗?”

官员们苦着脸,有人去外面重新泡茶,有人低声解释……

老包的火气看来很大,沈安趁着兵荒马乱之际,就给个官员使眼色。

官员和沈安相熟,过来低声道:“宗室最近半年牢骚满腹,新年的时候,他们借着大朝会也说了些话,还上了奏疏说子孙没了前途……后来官家说那就给宗室建造书院,请大儒教授……”

“这是好事啊!”

沈安真的觉得这是好事,宗室们有了去处,以后自谋生路也算是皆大欢喜,于国于民都是双赢。

官员苦着脸道:“这不才开年吗,咱们三司把全年的钱都计划好了……”

年度预算要详细还是沈安的建议,包拯深以为然,可现在出现了预算外的支出,难怪老包要发火。

“很多钱吗?”

他觉得书院的话……比如说邙山书院,也没花多少钱啊!

“那是宗室子啊!”官员一脸纠结的道:“官家一刀切了他们的好处,书院得建好才行,否则那些人可不是善茬,不会让官家有安生日子过。”

边上一个官员愤怒的道:“难道他们敢造反?”

“他们不敢造反。”沈安解释道:“五服之外自谋生路,许多宗室中人都会变成百姓。换句话说,他们现在是光着脚的,难道会怕穿着鞋子的官家?除非官家刚动手,否则他们往宫门前一躺……官家的日子就没发过了。”

众人一想也头痛,“那些人都想着没了以后的优待,那还怕什么?大不了不要脸就是,直接闹腾起来。可咱们能拿他们怎么办?摸不得动不得,皇家威严扫地……头疼啊!”

包拯赞道:“看看看看,老夫说了半日你等什么都不明白,安北几句话你等就如醍醐灌顶……做事要尽力才好,不要老夫敲一下你等才动一下。”

这话把沈安捧得太高,顺带敲打了一下手下的官员,包拯的一箭双雕术修炼的越发的出色了。

沈安心中赞美着,面色却是谦逊,“包相过誉了。”

“看看,多谦虚的一个年轻人。”

大抵在老年人的眼中,顺眼的年轻人越看越顺眼,什么瑕疵都会被自动美化。

而不顺眼的怎么都不顺眼,他做了再多的好事都是枉然。

话锋一转,包拯开始说正事,“官家说书院不能在内城……你们该知道这个意思吧?”

众人点头,有人说道:“一山不容……官家也是好意。”

在内城的话,赵曙担心这些人会聚众闹腾,哪天说不得就来个谋反。

在内城谋反也不易,但在外城更难,所以书院还在建在外臣吧。

可怜老赵家的皇帝,防贼般的防着武人,好歹到了赵曙这里开始给武人松绑了,却又防上了亲戚。

不过这也怪不得赵曙,当初争夺皇子之位时,赵允良和赵允弼可是联手来对付他。等赵祯驾崩后,前有赵允弼的逼宫,后有军队造反……

赵曙幼年进宫,原以为会成为皇子,谁知道被送了出去。

那些年嘲笑他的大多是亲戚,所以到了现在,他对亲戚自然没啥好感。

若非是要顾忌名声,沈安估计赵曙就敢拿下赵允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