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巨大的弩阵

沈安断然道:“长枪在前,刀斧手在后,神威弩压阵,骑兵待命,包相以为如何?”

包拯点头道:“你和西夏人交过手,老夫听你的。”

吴康有些沮丧,虽然他和西夏人交过手,可却是零星小冲突,大规模的战斗他没有组织过,所以包拯忽视他无人能质疑。

大宋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将星凋零,在狄青去后就再也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名将了。

沈安的出现就是一个契机。赵祯懊恼当年放纵那些人逼死了狄青,所以才一次次给了沈安机会。

而赵曙登基后,在武将方面并无心腹,所以他必须要倚重沈安,这次把沈安派来西北就是锻炼。

包拯深知这些,知道自己只是来掌总的,所以才放了手。

“来了!”

这个声音有些颤抖,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中军的文武官员们面色严峻。

这一战能不能扛住?

“列阵!”

在铁丝网被发明出来之前,阻拦骑兵的最佳方式就是挖壕沟,但挖壕沟太费劲,而且有避战的嫌疑,所以长枪就成了最佳选择。

长枪手披着厚重的甲衣在第一排列阵,而后就是同样穿着厚甲的刀斧手。

他们的甲衣覆盖全身,重的……怎么说呢,沈安在路上试过一次,穿上步卒的重甲之后,他觉得举步维艰。

这等重甲保护力超强,但花费却不少,这个世界也只有大宋才能奢侈的装备得起。

咱就是有钱啊!

怎地,不服气?那就来试试!

“是李谅祚!”

包拯通过望远镜已经看到了被簇拥而来的李谅祚,他拍拍沈安的肩膀说道:“大胆些,若是需要,只管招呼一声,老夫带人去杀敌。”

沈安笑道:“不会的。”

他看了蒋佩一眼,微微颔首,然后策马前行,身后紧紧地跟着邙山军。

蒋佩有些尴尬,他想起了自己被包拯套话答应要上阵,可现在敌军铺天盖地而来,某怎么上阵?

陈公弼表情严肃的看着远方的敌骑,说道:“这是关键时刻,苏轼,你的眼神好,说说有多少人?苏轼……”

他回身一看,苏轼已经不见了,一个官员说道:“知府,苏判官前面去了。”

苏轼悄然从侧面绕了过去,然后跟在了沈安身后。

前方的敌骑在加速!

“敌军要冲阵了!”

有人忍不住尖叫起来,沈安骂道:“冲尼玛!那么远他们怎么冲阵?冲到前面马力都没了,还怎么厮杀?”

边上的将士们听到这话,看向沈安的目光中就多了那种自己人的味道。

沙场容不得菜鸟来指挥,那会害人害己。

远处的敌骑轰然而来,不安的大多是没经历过战阵的将士。

“这是恐吓,稳住!”

这些不需要沈安去做,下面的各级将领就会安抚军心。

苏轼没有害怕,反而觉得有些兴奋。

“安北,此战凶险,可你为何一定要在城外决战?城内也能牵制敌军啊!”

“总得要在野外赢一次才好。”

沈安一边用望远镜观察着敌军的动向,一边说道:“西夏人对大宋是屡战屡胜,他们得意了,骄狂了,心中自信满满,这样的对手能爆发出更强大的实力,这便是自信加成。而大宋与之相反,屡战屡败,士气全无,所以需要一次胜利来给他们提振士气。”

就如同是后世的某支队,遇到某些对手从未胜过,以至于见到那个对手就脚软,急需用一场大胜来鼓舞士气。

苏轼讶然道:“你竟然是想用一场胜利来打击西夏人的士气,同时提振大宋的士气……可能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