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九千岁(绣生) 绣生 2064 字 2022-09-18

确实是到了该回京的日子。

只是殷承玉想到薛恕苍白的脸色,到底还是不放心。他伤在背上,路上颠簸,未养好伤便上路,恐怕伤势会反复,更难痊愈。

“安远侯的心情孤明白,只是如今地动刚平息,诸多事务也尚未交接妥当。匆忙间赶回京并不妥当。不若先寻个冰窖安放二弟尸身,等交接清楚之后再启程。如今天已转凉,回去路上也不必担心尸身腐坏。”

他语气虽然温和,态度却没有半点松动。

安远侯便知道劝不动他,只能住嘴。

太子与二皇子并不亲厚,对他的遗体不上心是预料之中。只是他没能护住二皇子,若是再连遗体都保管不好,日后归京面对文贵妃,怕是没有半点求情的余地。但若让他独自押送二皇子遗体回京,他也没这个胆子。

和太子一道回京,至少还有人能分担文贵妃的怒火。

安远侯心中想罢,不再多说,匆匆去寻冰窖去了。

……

清理灾区,救治伤者,安置灾民……一切处理妥当时,已是十月初。

诸多事务交接清楚,殷承玉才准备返京。

除了带来的五千四卫营兵士外,一道返京的还有三千余招安的红英军。

应红雪与贺山在斟酌之后,到底还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跟着贺山的五千多红英军,其中一千多人选择回了家中,余下三千余人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自愿跟着贺山接受招安,日后将编入护卫军中。

返京之行并不如来时情况急迫,因此殷承玉并不着急赶路。

在启程前一夜,令人采买了活猪羊来宰杀,犒赏将士。

入了十月之后,淋漓的雨水终于停了。

营地里点起篝火,士兵们拿着碗排队领了大个的肉馍,就着热乎乎的肉汤吃得开怀。

中军帐内,殷承玉则同几个将领共饮,应红雪贺山等人也在。

武将之间不似文臣风雅,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多,最好的交流方式便是喝酒。

山东之患已解,还顺道除了殷承璋这个敌人,殷承玉心情畅快,便同他们多饮了一些。

喝到后半夜,殷承玉酒意上涌,方才别了诸将领,被小太监搀扶着,勉强维持清明回自己的营帐。

走近了,才发现薛恕等在帐前,也不知道等了多久。

殷承玉眯眼瞧他一会儿,挥退了小太监,将手递给了他。

薛恕便扶着他,随他一同进了帐内。

殷承玉在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才去瞧他。

看着看着眉头就皱起来,捏着他的脸仔细打量:“脸色怎么这么差?”

他疑心是薛恕背上的伤还未养好,指了指床榻:“去那边坐着,上衣脱了给孤看看。”

薛恕喉咙紧了紧,下颌绷起,目光凝着他数息,才一步步行至榻边坐下,背对着殷承玉将上衣解开。

殷承玉在他身后坐下,就着昏黄的灯火去检查他背上的伤。

薛恕的伤在琵琶骨下方,经了大半个月休养,已经痊愈结痂。褐色结痂有鸡蛋大小,烙在这具精壮漂亮的身体上,显得十分突兀。

“还疼么?”殷承玉伸出手,在结痂边缘的红色嫩肉上轻触。

“不疼了。”薛恕背部肌肉紧了紧,声音像从嗓子里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