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道家弟子

凡人看了,可以从中领悟出治国安邦的道理。修士看了,可以从中领悟出天道至理,从而学会种种神通。

至于能领悟多少,那就玄了,无拘于仙凡,全看各自的天赋与机缘。

天赋高的,看《道德经》如看绝世秘籍,里面到处都是天地至理。天赋低的也没关系,机缘到了,也能领悟其中的种种玄妙。

而姜尘,就是最特殊的,天赋机缘他都有之。

大秦宝库之中,藏有大半百家典籍,姜尘翻了翻,发现里面的典籍,大都是诸子亲手书就的。

而在这些诸子手书里面,最珍贵的当要属孔子亲自编写的《春秋》,以及老子传下的《道德经》。

嗯,都是原本,堪称至宝。

也不知道始皇从那里搞来的。

姜尘如今所施展的道家绝学,都是观摩《道德经》原本领悟而来。

圣人手书,本就神异,观之不说如圣人亲自教导,那也差不了多少。

再加上姜尘的天赋本就绝世,一本道德经读下来,领悟的神通,没有数百,那也有大几十。

所以,在无法动用自己常用神通的情况下,姜尘选择了动用道家绝学。都是从道德经上领悟来的,十仙子要从这里查,那可就有的查了。

天下道家子弟,又何止亿万!

顶着道家的名头,姜尘就不怕十仙女查了。

这些年下来,昙花一现的道门弟子多了去了,也不在乎多他一个。

尤其是道家逍遥一脉的传人,出来露个脸之后,就游历三界去了,想找都找不到,自在的很。

……

…………

话说,为何大秦宝库里面会有这么多的诸子手书,那只能说,百家被始皇坑了。

当年,为书同文,始皇下令收集百家典籍于咸阳,用小篆重新摹写,以便传阅天下。

这是好事啊!

倘若大家都用一样的文字,那以后讲学的时候,就不用担心文字不通了。此举,无疑有利于百家学说的传播。

故此,百家闻之,纷纷表示赞同,拿着诸子手书就跑来了咸阳,以示支持始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