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五 隐患

“他想得挺好,可这争与不争,是他能够决定的吗?如今太清圣人、元始天尊两位圣人已经和姜尘翻脸,就算是玉帝不想和姜尘争,这两位圣人也会逼着他与姜尘相争。”

很多大神通者都想看看玉帝此时的表情,可结果却让他们失望了,早在多日之前,玉帝就开始闭关,至今没有露面。

……

…………

“差不多到极限了,再封下去,就要动摇乾朝根基了。”

一口气册封一万多个神明之后,姜尘终于停了下来,不再册封新的神明。

此次,姜尘一共册封了十八个主神,也可以说是神尊,就是战力堪比先天道尊的神明。其中,有五人是百家精英,剩下的十五人则全是大儒。

主神之下的法神,也就是神君,战力堪比先天道君的神明,他则是册封了一千多人。其中有一半是古时的英灵,剩下的一半则都是他手下的谋士,当世的学问家。

之后,姜尘册封了一万多个普通的天神,就是战力堪比天仙至金仙的神明。

这些神明,大部分都是以城隍为主,山神水神土地为辅。其实,就本质上而言,这四类神明的位格,并没有达到天神的程度。

在姜尘设定的神道体系中,这四类神明,压根就不在神道体系中,类似于官府里的衙役,根本不入流。战力也在天仙之下,与普通的修士相当。

之所以说他们不入流,则是因为这类的神明太多了。可以说是,世界越大,这四类的神明也就越大,别说是百万了,以洪荒之大,就是千亿也打不住。

因为数量太多,且统治的范围不大,所以他们的实力并不需要多强,这也就使得他们显得有些不入流了,无法被列入神道体系之中,只能作为神道的补充。

不过,这是神道大兴时候的标准。眼下神道初建,正是百废待兴之际,体系就无需这么严谨了。

所以,姜尘册封山神土地城隍的时候,都是尽可能的把他们的修为往上提高,列入天神之列。

不往上提高不行,如今的九州,混乱无比,可以说是仙人到处走,太乙金仙多如狗。

姜尘册封的城隍山神水神土地,要是不够强的话,很容易被人干掉。

乱世不能讲究这么多,尽量都给高规格的待遇。等什么时候,天地稳定了,神道也步入正轨,足以镇压天地时,再重整制定体系也不迟。

姜尘已经想好了,他要是成为天帝,那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效仿颛顼帝,以大神通绝天地通,把天界人间的通道斩断,顺便再把所有的仙人都带到天界。

如此,神道就能步入正轨了。

没了威胁,那底层神明,如城隍土地,山神水神这类的神明,就不需要这么高的修为,天仙之下,就足以应对所有麻烦了。

仙人就要有仙人的样子,好好的天界不待,都跑到人间干什么?倘若仙人都在人间,那还要天界干什么?

天界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那些对人间有威胁的仙人,全部前往天界,以接受天庭的统一管理。

……

“只是册封了这么点的神明,就消耗了这么多的气运。”

“这……”

“乾朝的国运,也没有我想的那般浑厚。”

瞅了一眼头顶的国运,姜尘微微有些失望。他册封的神明虽然多,可大多数都是底层的神明,消耗的气运并不是很多,可就是如此,依旧给乾朝国运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在册封神明之前,乾朝的国运是六条威风凛凛的九爪祖龙。

现在也是,可与之前相比,那宛如活物一般的六条祖龙,此刻看起来却极为的虚幻,都快无法维持形体了,好似被风一吹就会散开。

这是国运损耗过多的迹象,正是注意到这一点,姜尘才及时停下册封神明,倘若他不管不顾的继续册封下去,那等他再封几个神明,那刚刚建成的乾朝,估计马上就要面临风雨飘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