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水煮清王朝 古龙岗 1706 字 2022-09-18

“圣人不言利!本官学的是孔孟之道……”

“别拐弯抹角的,不懂就明说嘛,还什么孔孟之道?……既然你不懂,那我就说一些简单的给你听。……你知道咱们大清每年从海关能赚多少税收吗?”

“不知道。……不过,应当不少。可这跟你想在满洲行商有什么关系?”

“不少?不错,而且是相当不少!可你知道吗,虽然,我们目前是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你等等,这个……什么是贸易顺差?”

“嗯,贸易顺差……就是整体上,我们的国家在赚钱!”

“是这个样啊,你接着讲。”

“……”不满的看了那年轻官员一眼,莫睛又接着说道:“虽然我们是处于顺差地位,可是,我们出口的,只是茶叶、丝绸、瓷器等少数的几种奢侈品,而且赚钱的大多是中转商,茶农、织工以及窑工都没有赚到多少,而据我观察,由于我大清是以农为本,重农轻商,所以,这些人赚了钱之后,大多不是去扩大自己的生意,而是回家买地,安心做自己的大地主,大富豪;你知道吗?这样一来,时间久了,我们的国家就会处于严重的两极分化,土地兼并会日益严重,这种现象会造成什么后果,你知道吗?”

“……”年轻官员没有回答,他一脸凝重,陷入了沉思,好一会儿,才又接着向莫睛问道:“这些都是你想到的?”

“当然……”就在莫睛要回答是自己想到的时候,她看到了,那年轻官员的眼睛里突然闪出一种严厉的光芒,那是警告,严重的警告!只是,这种光芒一闪即逝,让莫睛差点儿以为那是自己的错觉!

“当然什么?”看莫睛顿住,年轻官员又追问道。

“当然……不是我想的,那是费老写信的时候给我们提到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动了赚这些家伙钱的想法。”莫睛做出了一副不好意思兼带有一些懊恼的表情,好像在怪责这个年轻的官员看穿了自己,没能让自己出一点儿风头。

“你还没说你打算怎么跟俄夷做生意。”

“其实,我们打算的是通过俄国,招一些欧洲的技术工人,自己造什么自鸣钟、玻璃镜子,而且我们还想造船,欧洲的船运发达,他们的船能穿越大洋,而满洲就有很多优良的海港……有了性能优越的海船,我们还能进行海运,能用海运从南方运货到北方,当然,也能从北运到南……”

“就这些?”

“就这些了吧……其实这只是初步的打算而已,毕竟我们的生意还没有开始……”

“你说的这些听起来是不错,可是,这些却难以证明你没有私通俄夷。”那年轻的官员又提起了先前的事情。

“私通私通,真难听!算了,一切都随你,反正我是阶下囚,你怎么说就怎么是吧……”问答了几句,莫睛不知怎么搞的就放开了,心情也不像刚进来的那么紧张。

“你说本官是诬陷你?”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你一上来就已经认定了我的罪,我还能申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