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箱子里装满了法律学的专业书籍,并不是多让人意外,毕竟原身没休学前是法律系的学生。第二第三个箱子里满满都是悬疑类的小说和刑侦自传,温纵一下子激动起来。

巧合的是,他穿书前在清北大学读的就是法律系,而且非常爱看悬疑小说,当时的他已经把自己世界里所有能搜罗到的悬疑小说都看完了。而这个小说世界不止是手机APP不一样,连书都是温纵没见过的书!

温纵完全被有新书看的激动心情包围,随手翻了本书就看了起来。

傍晚,他还在购物APP上订购了一个木制书架,准备摆在书桌旁边空着的半面墙那里。

忙活完这一切,温纵打开电脑,在注意到原身经常浏览的网址中有一个叫“绿江”的小说网站后,心中掀起一丝波澜,不知不觉就想起了自己穿书前一直想做却始终没能完成的事。

他那么多年的生活都被学业和打工占据,留给自己的空余时间很少,每天连觉都不够睡的,但他还是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

本来的梦想是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攒足一定的租房钱,换一台好一点的电脑,找份合适的工作,空闲的时间用来写小说,把自己的兴趣贯彻到底。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他的小说写了个开头,还留在手机存稿箱里,他就先没了命。

好在此时的他换了一种活法,又没什么多余的烦恼,正好适合继续做这件事。

于是,温纵打开绿江,注册好普通的账号,仔仔细细研究了一下后台的功能,用原来就想过的笔名“从从”申请了作者号。

他大学时,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写过一个悬疑小说。

男主是某所高校的普通学生,因为父亲是刑侦方面的专家,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也对这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来只是机缘巧合之下跟随父亲去到案发现场,远远地围观过一次,结果开始接连不断遇上新的案情,继而发现其中有着一个很大的阴谋。

当时备忘录里也只有寥寥一万出头的内容,温纵仍旧记得所有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敲打进电脑文档中,还顺便进行了细节方面的补充修改。

快八点时,张叔来敲了门:“大少爷,老爷回来了,他有事要问您。”

温纵打字的动作一顿,合上电脑走出房间,温骏琛八成是要问他邀请函的事。

客厅里,温骏琛来来回回翻看了好几遍黑底烫金的邀请函,抬头见到温纵下来,迫不及待地问:“这是什么?”

“邀请函,谭家给的。”温纵实话实说。

“给你的?”温骏琛又问。

“只是偶遇了之后,谭先生让我带回来的。”

“谭先生?谭景曜?”提到“谭先生”,商界的人只会想到谭景曜,但温骏琛的语气却透露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奇怪。

温纵紧盯着这个自己名义上和现在血缘上的父亲,不是很能理解对方不高兴的点在哪里。照原文的剧情,温家和谭家未来是亲家,爷爷和金老先生又是老友,两家的关系自然应该是和睦的,商业上肯定是合作居多。

那么,唯一可能的不高兴的原因难道是在他身上?

“你和谭景曜认识?”温骏琛问出这句话时,明显带着质疑。

这样的语气彻底佐证了温纵的猜想,他点点头:“嗯。”

确实认识,见过两次,知道彼此的名字,还说过几句话,只是不熟罢了。

温骏琛的表情顿时变得更加怪异,他想不通,明明温纵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怎么会认识谭景曜那样的人物。而且温家和谭家本质上并没有生意关系,因为温家做的是房地产,与谭家的科学技术开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所以连温骏琛自己都没见过谭景曜几次,最多是商业酒会上碰到了点点头、敬杯酒的关系。

但现在,温纵竟然肯定地说,自己和谭景曜认识?

温纵面对温骏琛满是质疑的表情,不太想继续聊下去了:“还有其他事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先回房间了。”

温骏琛意味深长地看了温纵一眼,喉头微动,半晌才道:“你们认识多久了?”

虽然房地产和科学技术开发表面上联系不到一起,但并不代表完全不能合作。以前温骏琛觉得谭家高攀不上,再加上三年前他和温华晖因为二婚的事情闹过,就算知道温华晖跟谭景曜的外公关系好,也不敢随便让人牵线,但两个小辈认识就不同了。

谭景曜再事业有成,不过二十八的年纪,在他眼里就还是年轻,和同样年轻、刚刚二十的温纵只要玩得来,说上几句好话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温纵不想回答这样的问题,一来他还不确定谭景曜和原身以前是不是关系还不错,二来他总觉得温骏琛这么问像是在打什么算盘。

“这次晚宴名单里有你,你跟我一起去,到时候跟谭先生说声谢谢。”温骏琛犹豫再三,还是没把自己的目的道出,尽量装的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