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重生之顾东 路归途 7626 字 11天前

顾东抱着冬菇,言叙川拎着母婴包上了车。司机是当地的师傅,认识路线,顾东说了两个人景点,就不用他管了,到了地方,婴儿推车没用上,冬菇不喜欢坐着,更喜欢顾东抱着。

云城有厚重的历史遗迹。

周内又是冬日早上,除了上班的和外地游客,这座城市显得安宁与清静。顾东抱着冬菇走在城墙上,冬菇扬着脖子好奇的望着四周建筑,看什么好奇就用小肥爪爪指着跟顾东啊啊的说,顾东简单给冬菇讲着。

走了会。言叙川开口:“我抱着吧。”见顾东看他,嘴角微微上扬,“肥冬菇太胖了。”

顾东心想这还是记着早上冬菇的尿尿,不过实话说冬菇确实重,穿着厚厚的外套,看到喜欢的东西还要扭着小身子,抱着走了会确实累了,便将冬菇递给言叙川,低声道了谢。

“听到了吗,顾东说你胖。”言叙川接过冬菇道。

冬菇肉脸一副不可置信的震惊,瞪大了眼睛望着顾东,小模样可怜兮兮的。

顾东:

“言先生,你可真是甩的一手好锅。”顾东哭笑不得,摸着冬菇肉脸蛋,笑笑说:“冬菇最棒了。”

冬菇一听,肉脸高高兴兴的,转头冲言叙川噗噗。

一路上笑笑闹闹的,中午在附近吃了本地菜,冬菇玩累了喝了奶吃了辅餐就困了,趴在顾东怀里扭着小身子迷迷糊糊的打瞌睡,顾东拍着冬菇背,哄着冬菇睡着。

言叙川拿了毯子给冬菇包着,“我来抱着,太重了他。”无时无刻不在黑冬菇。

顾东也没反驳,笑着将睡得沉沉的冬菇递给言叙川。

下午到了酒店,车子直接到了别墅门口。

前面的顶层豪华套间内,唐晨举着望远镜看到言叙川从黑色轿车下来,旁边还跟这个小男生,皮肤白眼睛大,看着挺嫩的,好像有点眼熟?唐少阅人无数,这会一时半晌想不起来,干脆不想了,扔了望远镜,懒洋洋的说:“是在这里了,盯着那辆车看看这几天言叙川经常到哪里去。”

安舅舅拨的人跟云城土地局这儿能打上交道说上话,到了云城先去打点关系联络了。现在跟着的是唐晨自己的下属,闻言点头表示知道了,就出了门。

只剩唐晨一人没事干了,本来想着收拾下花天酒地浪去,可想到才出门跟舅舅保证过的,尤其不能让唐耦那个王八蛋看他笑话,于是打了内线电话要云城的资料,也不管什么,等酒店人员送上杂七杂八各种关于云城的新闻消息,唐少就窝在酒店嘴里叼了根笔苦哈哈的埋头学了一下午。

之后几天顾东每天往酒店跑,言叙川忙公事时,他就跟冬菇玩玩,做做饭,言叙川闲了没事,会抱着冬菇提议出去散散步。一周后,言叙川要回京都,冬菇窝在顾东怀里闷闷不乐,顾东将一颗香菇模样的布偶塞到冬菇手里。

“乖冬菇,我自己做的,你没事捏捏玩。”顾东亲了亲冬菇脑袋。

家里有台缝纫机,以前小时候顾东兄弟的大短裤背心都是王萍用废料子拼到一块做的,现在村里谁家裁裤边修衣服都会过来,收个三五块的王萍也不嫌少。顾东从小看着母亲用也会一点,但也仅限缝个裤边什么的,其他都不会了。

冬菇手里的香菇玩偶是家里废料子找了块颜色最接近的,顾东踅摸着缝了个伞状香菇,丑丑的挺难看的,但是冬菇捏在手里高高兴兴的当宝贝,跟顾东依依不舍的分开,粉嘟嘟的嘴巴凑着亲了好几下顾东。

“乖乖,开学了就能见到了。”顾东摸冬菇脑袋。

楼上唐晨见了,拍了下脑门,“我终于想起来在哪见到这男孩了,上次跟言叙川逛商场来着,我就说这么眼熟!”

旁边下属心想能让脸盲的唐少认出来,可见这男孩也挺了不起的。

“言总要回京都了,过去的五天,言总每晚都要去云城北郊那一带,我车没敢跟太近怕被发现”下属汇报着,掏出地图用笔画出线路来。

唐少点头充分肯定下属干的不错,望着那条线路,给舅舅拨给他的人打了个电话。

“北郊桃花岭那一带,对多钱?这么便宜?!村民?给钱让搬走就成,做什么?先买了地皮,反正又不贵!”唐少很财大气粗的说。

顾东亲眼送冬菇和言叙川进了贵宾通道,看着冬菇趴在言叙川肩膀上可怜兮兮的挥着爪爪上的香菇玩偶,顾东又是想笑又是感动。

回到家里,顾东捉着顾西开始忙着大扫除,除夕将近,他俩将自家扫完,搬着梯子去了小婶家,顾西个子大,专门负责扫天花板的灰尘蜘蛛网,顾东带着顾敏顾北收拾门窗。

每年大扫除都是这样。

小婶一个女人,家里两个孩子,去厂里干活时间对不住,俩孩子丢在家里不放心,因此每天摆个早点摊去大学卖早点,顾北在村里小学上也不用接送,中午买完早点回来再给俩孩子做饭,下午要忙着发酵面给明天烧饼料做准备。

家里所有进项都是小婶一人忙起来了,哪怕是寒假人少了,小婶还要去别的地方继续卖早点。

到了中午回来,周芳见家里打扫干干净净,就知道是大伯家的顾东顾西干的,摸着儿子和女儿脑袋,说:“以后你们俩长大了,也要多照顾俩哥哥,别人说什么笑什么,你们记住,他们是你们俩大哥,不能由着外人欺负的。”

村里现在还有人说顾东的闲话。不管豆芽是怎么来的,又是为什么送走,周芳不信顾东是村里人口中闹大女孩肚子卖了孩子的人。当初丈夫刚过去,日子艰难,大伯家日子也不好过,地里经常帮她照顾,后来村里人口杂说些不清不楚的,还好大嫂骂了回去。

她一个寡妇门前是非多,本来不想跟大伯家走太近,怕让大嫂一家被人背地里嚼舌头,没想到大嫂什么都不在意,说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顾北还有点懵,但顾敏知道她妈说的是什么事,她还记得小小软软的豆芽侄子。

过了年。

顾东在家里吃胖了三斤,陪着父母去医院复查了遍,母亲身体恢复很好,跟常人无异,父亲的腿恢复的也很好,起码再有半年就能脱了拐杖了,不过以后走路会跛。

“命都捡回来了,跛子就跛子。”顾一民怕儿子担心笑呵呵的说。他现在是真的不在意了,平平安安的能看到老婆儿子就成了。

王萍在旁说:“成了,你俩别操心安安心心去上学,小吃摊生意我心里有数,放心不会累着的。”

过年期间王萍弄串串底料,家里顾西和顾一民帮忙亲手削签子,顾东上辈子做过这个,还有自己的秘方,帮着母亲微微改良了下,串串吃着香味能印到脑袋里,只要闻一下就知道是哥俩串串了。

这名字是王萍拍板决定的,顾一民也觉得好。

因此假期还没结束,顾东想提早返校回京都,王萍也不留着,她现在有信心,这次的哥俩串串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不挣钱了,巴不得俩儿子赶紧回学校,别耽误她试水做生意。

顾西是想着苏格,一寒假没见,想提早回学校反正他在外头租了房子。

于是俩兄弟收拾着行李,带着家乡特产,买好了火车票,吭哧吭哧的返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