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随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将青布短衣换成了流仙裙,披上蓑衣,戴上斗笠,去了清涵院。

桓煊坐在廊下看雨,瞥了眼她不伦不类的装束,没有掩饰眼中的嫌弃:“将蓑衣脱了。”

随随走到廊下,脱了蓑衣,摘下斗笠,放在墙边,向他行礼:“殿下有什么吩咐?”

桓煊道:“你学过弈棋么?”

萧泠四五岁便与父亲对弈,八九岁已将节度使府中的幕僚们杀个片甲不留,在军中罕逢敌手,到了十一二岁,连萧老将军都要她反让两子才能勉强与她打个平手。

但猎户女随随,自不可能学这些消遣,她摇摇头。

桓煊料到她不会,只是道:“想学么?”

随随点点头:“想。”

“我教你。”

事出反常必有妖,随随有些警觉,蹙了蹙眉。

桓煊把那当成了受宠若惊和诚惶诚恐,轻描淡写道:“风雨大作,今日看来走不了,左右无事。”

言下之意,只是闲的,你可千万别自作多情。

随随绷紧的心弦松弛下来,只要不是对她的身份起了疑心,有意出言试探就好。

河朔三镇与朝廷关系微妙,对皇帝和太子来说,她活着不如死了好,虽然萧同安拿帅印边关不宁,但至少他没本事挥师直捣两京。

比起边关百姓的安宁,自然是桓氏的御座更要紧。

所以让萧同安和薛郅这等无能之辈斗得乌烟瘴气,朝廷趁机削弱藩镇,才是上策。

她不清楚桓煊的想法和立场,但他毕竟姓桓,若是知道她的身份,难保不会把她一刀结果,一劳永逸。

她呆在齐王身边,实在算得兵行险招,不过收获也颇丰,先前在兵营里呆了半年,她虽接触不到机密,处处留意着,也能摸出一些神翼军的底细。

桓煊指着对面坐榻道:“坐。”

随随在她面前不是站着便是跪着,要不就是躺着,两人还是第一回这么相对而坐。

这在齐王殿下自是不同寻常,格外施恩。

不一时,内侍搬来了棋枰和棋子。

棋枰是紫檀嵌螺钿的,金丝分割出十九路,棋子则是白玉与墨玉雕琢而成。

那羊脂白玉颗颗温润无暇,用来做棋子甚是奢侈。

这还只是放在别院的日常用具,而齐王还是出了名的不务奢华,可见京都权贵的侈靡了。

桓煊却不知随随看了一眼棋子便转过那许多念头,开始向她讲解围棋规则。

他生性聪颖,凡事一点就透,教起人来没什么耐心,也不管别人能不能领悟,三言两语说完,便道:“你执黑,我让你九子。”

随随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眨了眨眼道:“民女没听懂。”

桓煊顿时不耐烦起来:“先对弈,遇上不懂的地方再说。”

随随只得点点头,拈起一颗黑子,犹犹豫豫地摆到棋枰上。

桓煊道:“落子要干脆,拈子的手势也不对。”

说着拈起一颗白子给她看:“像我这样。”

他的手骨节分明而白皙,乍一看仿佛冷玉雕成,但抚上她肌肤时却烫得惊人。

随随学着他的样子,却仍有些笨拙,桓煊皱了皱眉,站起身,绕过棋枰,在她身边坐下,抓起她的手,摆弄她的手指:“记住了?”

随随点头:“嗯。”

桓煊却没松手,握着她的手放到棋枰上,棋子发出“啪”一声脆响。

撑起的北窗紧跟着“砰”一声响,却是被风拍在了窗棂上。

外面的风雨一时又大作起来,吹得北窗下的竹枝狂摇,呼呼作响。

才过申时,天色却昏黑得好似夜晚。

温暖的书斋像是浮动乾坤里的一座小岛,将风雨隔绝在外。

一旁的小内侍道:“殿下,可要掌灯?”

桓煊正要答好,不经意垂眸,瞥见随随垂在胸前的一缕散发,发梢沾了雨水,透湿了月白的齐胸襦裙,透出一点若有似无的霞粉。

桓煊感到外面的雨意似乎侵入了屋子里,带来阵阵潮意,连心也变得潮湿起来,却因为身畔多了个人,那潮湿也是温暖的。

他的喉结动了动:“记住怎么落子了?

今日且先学到这里吧。”

随随诧异地抬眼,便看见他挥了挥手,内侍们识趣地退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