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第 121 章

尚公主 伊人睽睽 4645 字 2022-08-23

暮晚摇便向外看去。

她见到他们的车马,正停在县令府外头。而言尚从县令府出来,他被云书扶着手,走路有些不便。但他一出来,就被四面八方的百姓围住了。云书吓了一跳,跟在言尚身后的韩束行蓦地抽出了刀。

言尚厉声:“韩束行,把刀收回去!不得对百姓挥刀。”

韩束行不甘不愿地收回了刀,只是努力护在言尚面前,不让眼睛不便的言尚被百姓们挤到。言尚声音温和地劝大家安静下来、先说是什么事,但他声音清和,淹没在百姓声音中。

韩束行扬高声音,怒道:“你们县令都因为剿匪眼睛受伤了,你们这般吵闹,再弄伤了他,看谁管你们的事!”

这般一说,果然乱七八糟的百姓们安静了下来。

听到四面声音终于静下,言尚叹口气,道:“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来堵县令府?”

百姓们推来推去,派出一个代表来:“府君,这雨已经下了两个月了。再这么下下去,今年的收成怎么办?南阳会不会被洪水淹了啊?府君,是不是你们官员哪里做错了事,惹了老天发怒,惹了龙王爷发火?我们要不要向龙王爷献献祭品?”

言尚:“……献什么祭品?”

百姓们兴奋:“我们选出了一对童男童女!送给龙王爷,他老人家就会平息怒火,不会再大雨淹我们了!”

百姓如此愚昧。

那边的裴倾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看向暮晚摇,见暮晚摇只是掀帘看着对面被愚昧百姓们围着的言尚,暮晚摇眼睛幽黑,并不说话。

言尚温声:“诸位弄错了,祭祀龙王爷,不是这般祭祀的。诸位且听我说,南阳并未惹上苍大怒,上苍那般日夜操劳,便是垂青凡人一次,也该关注长安,怎会注意我们这样的小地方。当是龙王爷打了瞌睡才是,无妨,我们向他老人家祈求天晴……”

裴倾这边,便听言尚说什么祈晴、什么感天动地……裴倾:“言尚疯了吧?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么?怎能这样哄骗百姓?”

暮晚摇淡声:“因为你们的大道理,寻常百姓是听不懂,也不信的。天晴是老天高兴,下雨是老天生气。收成好是老天赏脸,收成不好是老天惩罚。读书是窥探上天旨意,不读书是上天恩惠。

“这就是寻常百姓的想法。

“你现在告诉他们刮风下雨都是日常,不必惊慌。他们会觉得你是妖魔鬼怪,不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想事情。

“所以……言尚才要兴教。”

裴倾看向暮晚摇,眼神古怪。他从没想到一个公主,能有这样的认知。他说:“殿下如此关心民生……”

暮晚摇:“我不关心。”

她停顿一下,垂眼:“是言尚告诉我的。”

裴倾:“……殿下好似三年来,不曾和他联系。”

暮晚摇:“他走前给了一道折子。除了建议我如何韬光养晦,还讲了他小时候行走江南时的见闻。”

雨水噼里啪啦,声震如雷。

裴倾一时心中酸涩,半晌憋出一句:“……但是他就是为了这样的百姓,背叛了殿下。然而我不会。”

暮晚摇没吭气,她眼睛看着那边百姓们簇拥着言尚去一个方向,便吩咐车夫:“跟去看看。”

裴倾登时心中难受,他本意是让暮晚摇看言尚的笑话,而今却是暮晚摇主动要跟去看看的。

--

原来言尚答应这些百姓,为南阳祈晴。

南阳霖雨,从二月一径下到了四月。言尚被百姓们围着,吩咐关闭坊市各门。他安排在南阳位置最正中的地方建置土台,台上置坛及黄幡,众人祷告以祈天晴。

暮晚摇的马车停在一家茶舍的门口,见到四面八方,越来越多的百姓围了过来,都一个个跪在台下,口上念念有词地祈祷雨停。官吏们如临大敌,在其中梭巡,最怕这时候有人趁乱闹事。

百姓们和官吏们发生着冲突,官吏们让百姓们分散开,或者干脆回家去,百姓们则吵着要是雨不停怎么办,官吏们在害他们。

吵嚷中,他们忽然抬头,见到言尚被人扶着登上了台。

雨水从四面八方浇灌而来,言尚白袍如雪,被雨打湿,他眼上所蒙的纱带轻扬,更衬得他苍白清逸。他立在高台上,就这般坐下,向下方诸人拱手。

言尚道:“我亲自于此祈晴,烦请诸位乡亲莫要争执,恐惊了天意。”

百姓们呆呆地仰头,看着他们的县令坐在幡旗下,面容清矍俊美,年轻如斯。他就那般坐在那里,看着巫师们祷告,看着巫师们戴着面具跳舞。风雨从四方袭来,飞上他早就湿透的衣袍。

他便看着更加瘦,更加清如月光。

他只那般安静坐着,一言不发。

渐渐的,下方的骚乱平了下去,百姓们肯听官吏们的安排分散开,不再聚在一起。他们安静地在下面看着巫师们祈祷天晴,再不乱说话,不乱走来走去。

从天亮到天黑,整整三个时辰。

每当焦虑时,他们抬头看一眼仍静坐台上的府君,便重新心静。

--

整整三个时辰,这里除了巫师们的祷告声,除了雨水声,再听不到人说话声。

坐在车中,裴倾看得出神,暮晚摇看得专注。

她坐在车中仰望坐在雨中的他,脑海中蓦地想到了岭南那场雨下,他背诵《硕鼠》时的样子;又想到当年刑部大牢中,他与她争执民生……而今她看着他就那般坐在大雨中,陪着这些百姓,帮着这些百姓。

他是那般美好。

他如白鹤,他如珠玉,他是发着光一般的人。他让人不由自主地仰视他,不由自主地跟随他。

暮晚摇目光一眨不眨,她嘱咐外面的侍女:“去找干净的男子衣裳来。”

裴倾猜到了她要做什么,可是他心中酸涩,自愧无比,根本说不出阻拦的话。

--

只是巧合,黄昏的时候,雨竟然停了。

百姓们却不觉得这是巧合,只觉得是他们的府君感动了上苍,欢呼不已。

言尚被云书从台上扶下来的时候,全身湿透,满身冰凉。他颜色苍白,手都有些颤抖。忽而,他听到云书又憋屈、又讶然的声音:“……娘子!”

言尚抬脸。

暮晚摇由侍女们撑着伞,她手臂搭着一件灰色的兔皮裘衣,向这边走来。

下一刻,一件裘衣,披在了精疲力尽的言尚身上。

女子温软的身体靠近,她踮了脚来为他披上衣裳。她一言不发,呼吸却拂在他脖颈处,让言尚出神。她手指按在他后颈,示意他低头,为他系好领口的带子。

言尚怔忡,再次闻到她身上熟悉的气息。他猛然察觉自己身上被披了什么,当即愕然,觉得如此太过不妥。言尚向后退,却不妨暮晚摇正踮脚为他系衣带。他这般一退,当即把她带得惊呼一声,被他扯得趔趄。

言尚心如重击。

又听到百姓们扑过来的声音:“府君!府君,多谢府君……”

言尚伸手拽住被他扯得跌撞的女郎,不让她摔倒。他又恐惧那些百姓们不知进退,因太过热情而撞到了娇弱的她。如此一来,他竟是伸手接住了跌过来的她,将她抱在了怀中。

她的脸挨上了他脖颈。

刹那间,他脸颊如被火烧,抿起的唇角浮起一丝不自然的弧度。他抱着她,护着她不被人撞到。

手拢着她,他掩饰自己的心跳,可他手指搭在她背上,却千钧一般,禁不住手指颤了颤。

……是她么?

--

裴倾声音跟上来:“……娘子。”

言尚扶着暮晚摇的手臂,将她推开。

暮晚摇抬头看一眼他,见他面色如常,她也给他披好了裘衣。暮晚摇没说什么,便这样被裴倾带走了。裴倾回头,看眼身后那眼蒙白纱的青年郎君。裴倾有太多的话想说,然而又一句说不出来。

……有人如斯,他又能说什么呢?

--

脚步声凌乱,言尚茫然地立着,辨别不住周围有谁来了,又有谁走了。

空落落地立了一会儿,言尚轻声问身边围过来向他道谢的一个百姓:“方才离开的那位女郎,她眼睛……是不是有些圆,眼尾又上勾,像是……猫一样?”

这个百姓点头:“对对对!特别勾人的眼睛。哎呀,那娘子真好看……”

言尚怔怔立在原处。

他又脸红如血,又心伤如碎。他既喜悦,又难过。

--

他知道她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