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行啊,就照你说的安排吧。”

萧潇点点头,伸手很自然地搭住阮暮灯的肩膀,用眼神安抚着一听说要分开,就立刻睁大眼睛一脸不情愿的自家徒弟,“我和凤雏、意鸣负责‘水’字墓,阿阮就跟两位大师一起,去对付‘山’字墓吧。”

第 87 章、九、前尘11

安排好两队的人员配置之后, 他们这些人又花了两天的时间, 仔细解读了一番孤本残页留下的记录,尽可能推测剩下的两座墓穴里到底会有什么, 又预先做了些所能想到的准备。

次日是农历六月二十一日, 是白凤雏特地掐算出的宜于易风动土的日子。

他们一行人在这虽然算不得山穷水恶, 但也着实贫困落后的小山村里,前后耗时将近半个月, 等的便是这开墓破降的时机。

不过大约萧潇天生就没有长那名叫“紧张”的神经, 即使他明日将要对付的,是传说中象征宋末元初的降术巅峰水准的“白山黑水”墓降中, 最为凶险的位于“死门”的“水”字降, 他的脸上也一点儿看不出紧迫感, 从白日里就拖着爱徒悠悠闲闲地四处晃悠。

吃过午饭之后,萧潇更是不知忽然抽了什么风,碎碎念着最近吃的东西都太寡淡了,嘴里缺了味道, 想吃点儿好吃的, 如果是甜的点心就更好了之类的话。他一边说还一边用眼睛余光瞄着身边的阮暮灯, 两眼中烧着的那□□裸的暗示,简直明显到让青年根本没法假装自己没有看懂。

于是晚饭过后,阮暮灯便自动自觉地借用了房子里的厨房,给忽然犯了馋的萧潇做些他心心念念的甜食。

虽然他们住的这房子,是村长家长子用夫妻俩在县城里打工攒下的积蓄起的,在村中算是很新式很体面的一幢两层半独栋小院了, 但毕竟这儿是交通不便的山林,自然烧不起罐装天然气,用的还是S省农村常见的那种烧煤和柴火的老式灶台。

阮暮灯作为一个从山沟里出来的穷苦娃儿,倒是对这种灶台一点都不陌生,动作利落地透好了灶,趁着烧水热锅的当口,开始给萧潇做点心。

“这儿材料不多,我想了想,还是只能给你做糯米糖饼了。”

阮暮灯一边说着,一边利落地和起了糯米面粉。

“好啊,就糯米糖饼吧!”

萧潇倒是一点都不嫌弃这道点心老套又没新意,眼看着白白胖胖的糯米面团在青年手下延展拉伸,很快牵拉出筋道的韧性,脸上露出怀念的表情:“我有好多年没吃过了。”

“因为现在喜欢吃这种老式甜点的人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