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李长安想修路,是真的想让这个村子慢慢变好起来。李白梅住院的时候,家里全掏空了也供不起她一人,李爱国和林鹃年纪大了,身体毛病也不少,全是靠村里人这家塞点钱、那家送点饭撑下来的。

李长安小时候,这附近有名的神婆都说他是个天煞孤星,克父克母,只要走得近,全都要被他克死。可是村里人不在乎,不仅把神婆赶了出去,还安慰李爱国夫妻,给他们家送吃的穿的。他就是在村里人你喂一口奶,她喂一口米汤中长大的。

他对这个村子,有着很浓烈的感情。所以他和爷爷奶奶,才会在自己能吃饱后,就给村里攒钱盖小学、送文具、送衣服。

别听着他送了那么多东西,但其实算起来也不算多少钱。十几年,送得那么多东西拢共加起来可能也不会超过五十万。

铅笔能有多少钱?小店买一块钱一支,但去批发的话,三毛一支都要可以再讲讲价。

李长安送过最贵的一次,也就是今年过年前的那些老人小孩的衣服了。

李长安现在有钱了,每一笔钱都是他自己那本事挣来的,所以他就想回报村里一二。但俗话说得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即便买再多的东西也不能把整个村子变得真正的富裕。

铅笔是会用完的,东西是会吃完的,衣服也会被穿破的。但是修路就不一样了,修完路以后,村子可以发展有山有树有水有温泉,再把以前的传统活动捡起来,也能发展发展旅游业。就算不发展旅游业,那种树养殖后的产物也可以运下去换成钱了。

席洛阳帮忙打听过,不管其他地方,就单说修他们村到外面的这段上路,其实不会太贵。有些地方被村里人反复地走,已经走得比较平实了,修起路来也会快很多。价格大概在四百万左右。李长安手里是有这么多钱。

光是三小三只加起来就已经有八九百万的存款了,李长安则是马上就能破掉六位数离七位数也不差多少了。

这个价格,他们都可以承受。

修路是造福人的好事,李安宁对此也很敢兴趣。她手里的钱反正也是放着,不好和父母解释钱的来源,但是却可以以她们一家的名义全出去做好事。

席洛阳也很支持修路这件事情。他不缺钱花,也不在乎修路会给他花掉多少钱。只要李长安高兴就好。而且他在这里地方也住了一阵子,感受到不少村里人的淳朴与热情。

“我们明天拍个广告吧。”席洛阳突然语出惊人道。

“广告?你怎么想起拍广告了?”李长安惊讶地问。

“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放在电视上的广告,是一个招志愿教师的广告。”席洛阳说了这一会儿话,也没多少睡意了,干脆爬起来,两人盘腿坐在床上,然后把被子披在身上。

“村里的孩子年龄分层那么齐全,这么多孩子,老是那么几个老师也不是回事啊。”村里去年来的年轻女老师早就走了,她是兴致冲冲地来,还没待够一半的时间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