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红楼之珠玉 M的马甲君 3504 字 2022-08-21

那吴天锡乍闻此话,挥手令皂隶停下,顿了顿说道:“前任兵部侍郎贾珠?这名字我好像在哪处见过……”寻思一番,将手一拍,“是了,之前邸报有载,这贾家分明是获罪之家,已被查抄,这贾侍郎更是左迁四川,这等人的业师,如何交得?”言毕,便也再不闻邵筠之言,无论邵筠如何分辩曰应麟亦为现任内阁学士林煦玉并了副督御史侯孝华的业师,那吴天锡亦不理会,令皂隶将邵筠打出了衙门。邵筠跌跌撞撞地出了门,心下悔恨已极,不料贾府遭难,竟致使应麟亦遭人白眼,这世间人心,何以令人心寒至此?此番人既殁便连扶灵归乡亦是万分艰难。

邵筠出了衙门,从古御街上往南门行去,一面自顾自想着心事,寻思还有甚法子可想。不提防间便忽地被人使力推搡一番,伴随着一阵吆喝声在道“巡按大人来了”、“闪开”、“回避”。邵筠闻言,随着被推搡在一处的行人一道往了那古御街上望去,只见从南门处行来一队队执事,行于前的正是巡按御史的大轿,其后跟着江宁知府的大轿。邵筠于人群后目视着二人座轿从眼前行过,心下尚还暗忖曰那吴天锡乃是候补知府,不若过两日去求见那正牌知府,以期该人能看在侯林二人面上,帮衬自己一回。

正想着,眼光不期然地掠过那为首的座轿,窗户敞着,正可从中望见轿中之人。那邵筠虽只是不经意间一瞥,然仍是一眼便识出,那御史座轿中之人,不正是侯孝华是谁!

邵筠见状,宛如溺水之人骤见救命稻草一般,什么皆是不顾了,使力推开跟前挤攘的人群,一头冲到轿前跪下叩头急呼道:“二少爷,救命啊!”

一旁的衙差见状,呵斥一声道:“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拦截巡按老爷的座轿!”说着已将邵筠扭跪在地,正待捆绑后押送大牢,便听轿内传来一声轻声喝止,嗓音不大,温润柔和,道句:“慢。”

邵筠闻言忙道:“二少爷,我是邵筠!”

轿中孝华闻言,忙命停轿,衙吏打起轿帘,身后骑马跟随的小子听琴已下了马,扶了孝华出轿,孝华见那地上之人正是邵筠,大感意外,忙开口问道:“你怎在此?先生何在?”

邵筠听罢此问,随即淌眼抹泪地答道:“老爷,老爷已归天了!……”

孝华:“……!”

随后一行人便入了江宁知府衙门中细细询问,邵筠还欲跪下磕头,孝华命其起身,在下处的椅上坐了,将这些时日应麟的诸事尽皆讲述一回。邵筠便从应麟出京与孝华分别说起,却说应麟之前对孝华道是自己将就此南下,直往广东与煦玉汇合,遂孝华不知应麟何以此番又在金陵。邵筠便将自己如何劝说,奈何应麟不从,道是数十载未曾归乡探视,执意回籍之事说了。又道之前游逛钟山之时,如何跌了跤,中了风,请医吃药皆不见效,行囊又为李发窃走,如今是身无分文,扶灵归乡的安葬使费亦无。

孝华闻言摇首直叹,黯然神伤,只道是应麟乃一代名宿,一世大儒,学贯二酉,文名传世,在京之时贵胄尽皆趋奉,何以晚景竟如此凄凉,当真世态炎凉,人心不古。随后便命江宁知府发出檄文,通缉长随李发。那江宁知府如何敢误,忙不迭去了。而吴天锡更是跟随其后骇得屁滚尿流,何曾想到这邵筠乃是与了巡按老爷一气的。之后孝华又与邵筠一道前往南门外应麟停灵的报恩寺,此番孝华乘轿,令人替邵筠备了马跟着,邵筠好不风光。

待入了寺庙,寺中僧人见巡按大人驾临,住持忙不迭出迎。孝华只见应麟停灵之棺简薄,且棺椁亦未密封,随即命家人侯梅另外购置了上等杉木的棺椁,又另行购了枚径寸明珠。待诸物预备妥当,又命人开了棺盖,将应麟遗体移入另一口棺木之中,又将那明珠放入应麟口中。众人只见应麟虽已仙去多时,然容貌却是栩栩如生,与生前无甚两样。孝华命人就此焚香设祭,自己亲自拈香祭拜了,吩咐待于此停够时日,方扶灵回乡,丧葬诸事,他自会着人安排。至于邵筠并了那充作厨子的使费,更是不在话下。

之后孝华又问应麟临终之时可有留话,邵筠则答有三事,一是留书一封,待日后交与苏公子;二是欲回祖坟安葬;三是欲林少爷代为作传一篇,刻于坟前石碑之上。随后又将应麟焚诗文并自己私藏之事告知孝华。

孝华闻言颔首对曰:“此三事皆非难事,留书你随后自行交与公子,其余二事交与在下便是。除此之外,在下还欲替先生建一祠堂,供其衣冠牌位。先生素喜钟山,不若便在钟山之上寻一处地方,建这祠堂。在下留在此地之时,虽不及见这祠堂建好,然亦能将诸事筹措妥当。”

邵筠听罢,感激不尽,跪下连连叩头道谢。孝华见状,亲手将邵筠扶起,说道:“此番先生之事倒也多加仰赖你照料,需道谢之人反倒是我等。先生事了之后,你有何打算?”

邵筠则答:“老爷吩咐,不令我等守丧,亦令苏公子回罗浮山。我待此间事了,便跟随公子一道。”

孝华首肯,又向邵筠将应麟所遗诗文尽皆收了去,携了回京,留作珍藏。此间事毕,孝华将应麟灵位交与邵筠看管,又留下两名家人一并守于此处听差,方才回去府衙,与知府商议建祠之事,知府一口应下。而自孝华来过报恩寺后,江宁这处的达官显宦闻罢,皆纷纷前往报恩寺祭拜应麟,有上祭的,有送祭仪的,有题挽联的,有写祭文的,络绎不绝,将这报恩寺挤得门庭若市。与了应麟初丧之时的光景,是全然两样。而因那辑贼之事乃是孝华钦点的,知府并其下诸人此番手脚是麻利非常,不过几日,那李发便被差役擒获,从身上搜出那李发尚还欲用来行骗的应麟的拜帖,被盗窃的近千两银子并了零碎玉器珍玩,亦悉数收缴了回来,交还邵筠,遂邵筠如今的光景倒是很阔了。邵筠只道是待下葬事了,尚可就此投奔了则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