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毒妇重生向善记 猗凡 1884 字 2022-08-21

后来他一路南行来到此处,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注定,当他听说这山上的庙庵里来了个精通医术的活菩萨,他就想会不会是她呢?

本来他也没抱多大希望,见到她后也不觉欣喜,但当他因担心她的安危一路护送她到山上,他的心竟奇异般的平静了下来,两个多月来,自知晓身世曝光后,一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耻辱感,负罪感,竟随着落日沉入黑暗渐渐隐匿在心间,他觉得他需要这样的平静,因此当时他就决定了,他不要再走了,他要留下来,住在这儿。

虽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样的平静从何而来,凤君默却清晰的感觉到待在她身边可以获得安宁。

因此当他将自己难以启齿的出身以淡定的语气说出来后,只觉得有种出了一口气的放松感。

这之后二人又聊了许多,大都是凤君默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短短两月间,大周王朝可谓是政权交替,风云变幻,先是有贞和帝失德在先,后有金国大军压境,周太子恰此良机,以皇帝无德无能之名逼贞和帝退位。

岂料周太子这龙椅还未坐热,福王竟与丞相南宫瑾里应外合,高举大义之旗,以周太子不忠不孝之名将周太子给赶下了金銮殿,不过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事,当初周太子逼父退位,还晓得将其送入后宫颐养天年,而福王自带领兵马攻入皇城后,竟当着朝臣的面亲手斩杀了周太子。

以前众人只道福王粗鄙不学无术,自他登基后,始知他岂止是粗鄙,更是残虐无道,荒淫无耻。朝中大臣,也就丞相南宫瑾的话,他能听进去一二。其他一概对他有异议的,不是流放就是杖杀,整个大周朝堂如今被搅得乌烟瘴气。

值得一提的事,福王因为断臂之仇对凤君默恨之如骨,自他登基后,举国上下张贴皇榜缉拿,悬赏万两黄金。

而让凤君默百思不得其解的事,金国那边因慧娴王后倾举国兵力意图压制周国报太子被杀之仇,却因上京皇城空虚,被一支奇兵突袭,那支奇兵统领自称金国大皇子耶律瑾,也就一日功夫,上京上下所有官员贵匱悉数被其控制。慧娴王后因祸国殃民之罪被斩于菜市口,随即拓跋王后被迎回朝,也就三日功夫,耶律瑾在上京登基,改年号天兴,尊耶律宏为太上皇,拓跋王后为皇太后。因耶律丰达是妖后所生,生而带原罪,遂贬为庶民,既已亡故,金国便不再追究周国之责,下令退兵。

金国数年来因为王廷无道,周边小国不断滋扰,无论是官兵还是百姓早就疲累不堪,迫切的需要休养生息,天兴帝此举,无疑深得民心,百姓高呼万岁,一面是歌功颂德天兴帝皇室正统,顺应天命,福隆昌泰。一面又大骂特骂慧娴王后祸国殃民,永入畜生道,不得超生。

☆、第217章 田园

凤君默说完那些后,若有所思道:“按理说金国如今百废待兴,王权交替,局势定然动荡不安,他初登王位,理应待在金国主持大局,稳定人心方为上上之策,偏偏京城中又屡屡传出他的消息,周金俩国相隔数千里,我甚至都要怀疑他当日所言是否戏弄我了,若不然,我只能赞他一句,胆太肥,他久离金国朝堂,如今重返王廷,登了王位又不在朝堂,实乃王者大忌!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也不怕慧娴王后昔日旧部集结力量趁机反了他。如今大周国内忧外患,岌岌可危,我实在想不通他还留在大周有何目的,他想要的城池珠宝,在他的怂恿下,福王已然尽数给了,并签了文书允诺连连贡岁,勾的陈国也盯上了周国,而他用周国牵制陈国的目的也达到了,他还留在周国,到底想干嘛?莫不是真想当一辈子大周贤相?呵呵……”他轻笑着,脑中似闪过一道精光,眸色变了变,看了花吟一眼,似有所解,想想又觉荒唐,狠狠摇了摇头,直觉就想否认。

“南宫瑾这人寻常时候看着还好,一旦他大权在握,再无顾忌,他就是个疯子,你跟他不是一样的人,所以你看不透他……”话说道一半,花吟意识到若再继续这个话题恐怕俩人都会心情沉重,转而问道:“那日分别后,我看你伤的重,后来你是如何逃走的?又在何处养伤?”

这之后二人又说了别后情形,凤君默说他被傅新救下后,一直昏迷,直到他醒转过来,已然是十天之后的事,那会儿他被高将军藏在府中的暗窖内,彼时局势已变,周太子继位,凤君默将自己被南宫瑾陷害,又将他是敌国皇子的事说了,正当众人密谋如何扳倒丞相,揭露他的罪行时,却传来金国宫变的消息,原本被贬为庶民的大皇子率领精锐军队杀进上京、斩妖后,登基为王,天下哗然!

同样的时间,一面是金国大皇子登基为王,一面是南宫丞相在周国朝堂内主持大局,这下子就算是凤君默长了八张嘴,也难以叫人信服了,辩驳的很了,倒显得凤君默这个众人口中祸国殃民的罪人心怀不轨,恶意陷害忠良了。

彼时文武百官还当南宫瑾是个忠的,虽然他一直和太子走的近,但周太子谋反,他一直卧病在床,丞相一党并未参与其中倒还惹了周太子不快,后来南宫瑾暗中替福王联络上烈亲王旧部,教唆福王以拨乱反正之名带兵攻入皇宫营救贞和帝,那会儿倒真是一呼百应了。但叫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福王攻下皇城后,原形毕露,不仅斩杀了亲兄弟还对外宣称太上皇病重,不宜再重新执掌朝政,自己倒登基为王,独揽大权。后来也不知南宫瑾使了何种手段,亦或者贞和帝本有此意?(笑话!怎么可能!)总之是下了诏书,这下子,福王继位倒是名正言顺了。

在这之后,朝中重臣,为求自保只得归顺,高家手握重兵,戍守一方,亦归顺朝廷,顺应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