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清和 来自远方 1011 字 2022-08-21

在北京修陵?

华夏自古重身后事,帝王多生前开始修建陵墓。朱棣提出在北京修陵,无疑给出一个讯号,他下定决心迁都,谁反对也没用!

朱棣几次三番表明决心,反对的朝臣仍是占了多数。

迁都是大事,虽然天子下令北京行部建造皇宫,规划京城,南京的大多数官员仍不愿迁王北方。为了让天子打消主意,太祖遗训都被搬了出来。

“臣请陛下三思!定都金陵乃高皇帝决议,迁都一事关系重大,还请陛下陛下慎重考虑。”

孟清和蹙眉,看向说话的官员,绯袍上绣云雁补,束金荔枝腰带,三品文官。看他在左班的位置,应该在吏部供职。看面相,正是不惑之年,以文官的品级,称得上年轻有为。之前没见过,难不成,是新提拔上来的?

不过,再有能力,这个时候出言反对,都是主动为官途设置障碍。不见站在他前边的众位都没出声?明显在等着如他一般的“年轻人”做出头椽子。

意外的,永乐帝没有发怒,而是沉声道:“朕欲迁都,卿以为出自何心?”

“臣……”

“不明白?朕告诉你!民有家主,朝有国君。一家之主,当立身持正,担一姓之责。一国之君,当抚育万民,以身卫国。朕继大统,承高皇帝遗训,居金陵之腴,时刻不忘北疆之险。鞑靼虽已称臣,然狼子野心不灭,窥伺我中原之地。瓦剌同为异族,秋肥虏壮之时,多兴兵来犯。北疆边卫军民,苦其久矣。”

出言的反对迁都的朝臣,面现羞惭,讷然不语。

“朕舍锦绣膏粱之地,迁都北京,誓以身守国门,护我大明万千子民!”

群臣震撼。

哪怕知道后世历史,知道后世人对永乐帝的评价,在这一刻,亲耳听到永乐帝道出的一番话,仍是热血上涌,豪情顿生。激动之余,仍不忘,当下正是刷好感的最佳时机。

打定主意,拉着身边的张辅一同下拜,“陛下圣明!”

张辅一时没反应过来,动作慢了一拍。直到孟清和喊出万岁,才猛然回神,用比孟清和更大的声音,高喊万岁。

随着成国公,定国公,淇国公,武阳侯等纷纷下拜,反对迁都的朝臣瞬间了悟,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