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清和 来自远方 1111 字 2022-08-21

比起最初的抽象画,完全是质的飞跃。

靠近广西和云南的部分地区,特地用炭笔勾画出来,这里是边民的伐木场所,也是商人购置土地的主要区域。大致估算,已有约三分之一的安南国土被划了进来,随着时间过去,被炭笔圈入的面积仍将不断扩大。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孟清和咂嘴,明朝商人到底多有钱,这是要把安南都买下来的势头?

陈氏被灭,黎氏被抓,征讨大军在多邦等地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征辟当地官员和土司暂管民政。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商人大把撒钱买地自然是一路开绿灯。

出售土地的当地大族想得十分明白,安南今后命运如何还未可知。参照安南自身的做法,吃进嘴里的肉肯定不会再吐出来。与其死攥着土地不放,不如换成金银,万一情况不对要跑路,金银可以装箱,土地却一块都运不走。

有这种想法的安南人不在少数。尽管明朝的商人不断涌入,安南的地价仍没太大的浮动,商人们干脆联手将临近的地块都买下来,连成一片更好护卫。

不能种田没关系,单靠伐木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朝廷要造大船,要建造北京城,只要有门路,木料绝对不愁卖。

孟清和凑热闹,也拿出一笔钱买了一块地。定国公的钱归他管,自然不会落下。

朱能得知,一拍桌子,“贤弟不厚道,这样的好事怎能忘记为兄?”

老子旁的不多,就钱多。买地,种粮!

于是,孟清和发现,比起成国公的豪富,自己仍算赤贫阶级。

仇富有没有?

成国公和定国公买地的消息传开,征讨大军的军官们也陆续下手买地。国公爷动手了,肯定没差。赚钱的生意绝对不能错过。

小旗和普通卫军钱财不多,只能同族同乡同里联合凑钱,买下上百亩的田地,雇佣当地土人耕种,收获粮食再按出钱的数额划分。

发展到后来,总旗,百户,千户也纷纷仿效,指挥,都督都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