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清和 来自远方 958 字 2022-08-21

奉命盯着解缙等人的锦衣卫指挥使杨铎微挑嘴角,一身大红锦袍,修眉薄唇,即使在笑,仍令人感到一阵说不出的阴冷。

解缙火力狂猛,超水平发挥,黄淮李贯等在旁助攻,翰林集体发飙,御史给事中也要靠边站。

天子下令修书,是有利于万民,泽被后世的好事,还能解决不少人的临时就业问题,谁敢继续反对,就是和整个翰林院作对!

此言一出,修书一事当殿通过。

朝臣都知道,言官群体不好惹,惹上了,不掉水里也沾一身泥。当然,兴宁伯此等猛人除外。

比起言官,翰林院更加不好惹。毕竟言官只是朝堂上的斗士,撑死五六品到头,翰林院可是培养各部大佬的摇篮。

得罪了言官,顶多被骂得面部神经失调。得罪了翰林,就要小心了。对方不得势便罢,一旦得势,又不小心荣升内阁大学士,别多考虑,赶紧收拾包裹致仕吧。

不用大学士动手,下边有得是人摩拳擦掌,以期通过收拾某人得到大佬的赏识。

弹劾,打压,各种官场霸—凌,总之,欺负人没商量。遇上上强势的皇帝还好,换成不太管事的,后果可想而知。

朝堂上的争论暂时平息,召集贤才的诏令很快下达各地。

大宁地处北疆,接到诏令比他省迟些。

诏令到后,孟清和请来儒学和卫学中的教谕训导,讲明此事。

“诸位当在学中甄选,递送名单至都事处,符合诏令条件者,本官定会举荐。”

教谕和训导领命而去,不久,统计的名单就由都事送到了孟清和面前。

薄薄一张纸,纸上的名字,满打满算,两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其中还有一半是儒师。

孟清和看向都事,疑惑问道:“只有六人?可是他人条件不符,退了回去?”

都事摇头,道:“回镇守,学中报上的名单全在这里,卑职并未划去一人。“挠挠下巴,孟清和脑袋上冒出一排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