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清和 来自远方 1097 字 2022-08-21

都察院是言官衙门,左副都御使是衙门的二把手,作为言官的表率,自然要尽职尽责,有罪名要参,没有罪名罗织罪名也要参。

被陈瑛点名的文臣武将,满打满算,遍布了大半个朝堂。除了朱能等少数朱棣铁杆,自七品文官到一品武侯,从建文旧臣到靖难功臣,几乎没有陈瑛不敢参的。

不久前自杀的历城侯盛庸就是被陈瑛活活逼死的。曹国公李景隆也被陈瑛炮轰过,无奈李景隆抗打击能力太强,又有作古的李文忠做靠山,陈瑛想参倒他可不是那么容易。

陈瑛是朱棣手里的刀,朱棣用刀砍人从不留情。但是,陈瑛这把刀似乎太锋利了点,有的时候还喜欢自作主张,不听指挥,难免让握刀的人感到不顺手。一旦找到能够替代陈瑛的人,不出意外,陈都宪的下场不会比被他拉下马的官员好多少。

在盛庸的事情上,朱棣就皱过一次眉头。不是因为盛庸的死,而是陈瑛的自作主张。

这一次,陈瑛递上的弹劾奏疏又让朱棣皱眉了。

以孟清和同左班文臣的关系,被言官参上几本不奇怪。

之前,通政使司送来相关奏疏,朱棣大多是压下不批,拖上几日也就不了了之。

不只是孟清和,大部分言官的奏疏,永乐帝都是如此处理。

弹劾讽谏是言官的本职工作,朱棣不想过于打击言官们的工作积极性。但陈瑛显然不在此列。朱棣把陈瑛的奏疏驳回去,第二天,同样的奏疏仍会摆上御案。

朱棣不是没敲打过陈瑛,作为天子手中的刀,太自以为是无疑是自寻死路。陈瑛收敛了一段时间,在朱棣以为他终于明白自身的定位时,却突然上了这样一封奏疏。

翻开奏疏,从头看到尾,朱棣的脸色愈发难看。

依奏疏上所写,陈瑛根本是想将孟清和置诸死地!

截留野人女真供奉马匹药材,是为大不敬;

于大宁镇守期间擅造军械,招揽民心,有不臣之意;

私结皇子,通信密谋,心有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