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清和 来自远方 830 字 2022-08-21

或许是在草原上吹了风的关系,侯显面皮黝黑,身板比郑和还要强壮,当真是无比的爷们。换下象征着内侍的圆领葵花衫,没人能想到这样的爷们会是个宦官。

孟清和谢过侯显,荷包递出,“侯公公辛苦。”

侯显笑呵呵的说道:“兴宁伯好意却之不恭,咱家就收下了。”

侯显表达出足够的善意,孟清和投桃报李,气氛愈发融洽。孟清和趁机向侯显询问了鞑靼和瓦剌的部分情况,侯显毫不藏私,据实相告。

天子派他来传旨,即是因他曾北出草原。兴宁伯既然问起,自然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孟清和谨记侯显的身份,问起话来,时刻把握着分寸。

侯显一边回答他的问题,一边暗暗点头,兴宁伯果真是个聪明人,难怪天子委以重任。借此机会同兴宁伯结个善缘,绝对是有益无害。

虽有天子许可,侯显仍不能在孟清和处停留太久。不到两炷香的时间便起身告辞。

孟清和亲自送出正堂,在大门前止步。

侯显笑着躬身道别,上马离开。

送走了侯显,孟清和回到三堂厢房,坐在桌边,看着并排摆着的两个好官印,叹息一声,先是郑和,再来侯显,早晚有一天,自己会顶着个“宦官之友”的大帽子,被文官口诛笔伐。若有幸被载入史书,有九成的可能被归入佞臣一类。

为了有个好名声,就和宦官划清距离?

孟清和摇了摇头,他不是古人,后世名声如何对他不重要,活着才是实际。

为了名声,各种傻缺,打死他也不干!

何况,较真起来,永乐朝的宦官名声算不上差。

洪武和永乐帝时期的宦官,越是贴身伺候的,越是爷们。尤其是永乐朝,如郑和,侯显,白彦回等,都跟随永乐帝上过战场,真正杀过人见过血,经历过大阵仗。

论军事素养和个人能力,并不逊色于优秀的武官。所以,才会有侯显出塞,郑和王景弘下西洋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