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不是为了私事,那就是为了公事……

齐张氏闻言,稍稍思索就明白了他话中有话:“您的意思是,可能是朝中的……”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齐大人拍了拍她的手,阻止了她。

齐家经过两代人在京中经营,于文官中一向低调,稳但不张扬。

张氏的父亲上柱国去世前在军中颇有声望,再加上她兄长如今亦是陛下心腹武将,很多事情知道得不比齐大人慢,只是平日里不耐烦管他们朝局上的事,所以极少与齐光严讨论。

可涉及到了弘哥儿,她挂心起来,就不免想得多些。

翰林之所以有“储相”之称,是因为他们直接为陛下处理机要文件,对于朝局把握最为敏锐,像林彦弘这样十六岁入翰林,而且颇得陛下看重的人,自然格外受到瞩目。

这种瞩目有友好的,必然也有不友好的……光是齐张氏就通过一些途径,听闻不少外界关于林彦弘的猜测。

哪怕官家多次抬举自己选的这位小探花,那些暗潮依旧涌动,若说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恐怕连齐张氏自认为是无知妇人,也不相信。

有人的地方就有喧嚣,哪怕林彦弘现在只是个编修,一直老老实实跟着老大人编史,也有某些人心生嫉妒,某些人心生忌惮。

尤其是去岁京郊围场救驾,更是让林彦弘一下成为天京世家的焦点。

普通老百姓只知道二皇子封王了,裕王世子进了云麾将军衔,但却委实搞不清楚这“朝议郎”的意义何在。

由于成年的皇子只去了李景循一个,最后他也因为护驾有功而复宠。

在有心人看来,跟二皇子一起护驾的人都是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难免不跟他生出某种“患难与共”的“情谊”来。

久而久之,竟然也有诸如“二皇子党”的说法在私下流传,让人不禁心惊。

虽然这个“二皇子党”听起来十分荒谬,而且也不是特指林彦弘一人,可正所谓以讹传讹、众口铄金,陛下又向来多疑,保不齐将来某天心血来潮,就产生了不好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