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还有跟李景承的兄友弟恭,自忽略了些“旁枝末节”的事情……

当然,林彦弘也不忘提及自己几位表兄,对他们的优点和事迹如数家珍。

“齐大人的两位公子,如今已经外放为官?”

林彦弘点点头道:“舅父说,温博哥哥性子稳重谨慎,更适合留京,但温华和温书哥哥尚需历练,去地方任官职,体察民情,最是得宜。”

他发现悟觉大师似乎对双生子的事情格外感兴趣,问了几次都是关于齐温华和齐温书的事情,于是又说了些双生子的事情。

“有一次我们被舅父考校,以松柏为题即兴做诗,温书哥哥和温华哥哥做的两首极类,有一句更是只动了字词,舅父道他们常常如此。”

“又一次,那还是我们去蜀川城的巷中寻美食,中途不经意走散了去,我与温书哥哥一路,原本想去找另外两位兄长,温书哥哥却道不用,后来我们果然在远处的小桥相会,甚是神奇!”

“还有一次……”

悟觉大师听得津津有味,点头称道:“双生子于冥冥之中,却有不同于常人的联系。”

林彦弘见悟觉大师说的笃定,顺口一问:“大师也见过旁的双生之子吗?”

他想,虽然双生子难得,但悟觉大师年事高,见识广,说不定还真遇过不少双生子。

悟觉大师回答;“当然,贫僧就有一孪生兄弟。”

这还是林彦弘第一次听悟觉大师说他出家之前的事情,再加上知晓大师也是双生子,他不禁有些惊奇:“不知大师的兄弟如今身在何处?”若他的孪生兄弟还在人世,应当也是这般年岁。

悟觉大师道:“先帝已经去世多年了。”

——哦,先帝已经去世多年了……等……等等,这跟先帝有什么关系?

林彦弘的思绪一时没有转换过来,他一脸迷茫地看向悟觉大师,脑中忽而闪过了什么,顿时瞪圆了眼睛。

“之前可能没跟你说过,先帝,乃是贫僧一母同胞的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