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张剑仪指向那边,示意给林彦弘看。

因为这个话题可能引起林隽的不适,所以廖思洋和林彦弘很默契地不希望张剑仪继续说四馆的事情。

“再之后就是大讲堂,思哲台,明伦堂,御书楼和东面的几座公祠。”

廖思洋介绍起接下来的行程比张剑仪有分寸,他不带任何个人的偏向,也不会在期间穿插一些听上去明显就是杜撰的“小道消息”,所以林彦弘很快就能抓住他的重点。

不知不觉中,他们就走到了深处,眼看着御书楼的建筑就在眼前。

“这里就是书院最引以为傲的御书楼。”

青桐书院是九州大陆上的九大书院之一,这御书楼更是天下闻名,每年光是慕名前来的游客就能围绕御书楼里外几圈。

听廖思洋提起御书楼来的语气,再看看他们的脸,林彦弘明显看到三位师兄脸上都露出了与有荣焉的表情。

这里是整个书院唯一的二层式建筑,底层前檐当中间凸出龟须座一站,后部则有抱厦三间。

二楼围廊环绕,可供师生于楼中读书时登临远眺。其檐下有牌匾一方,上书“御书楼”三字,也是睿宗之笔,而楼下横匾上的“万代瞻仰”,则是卢文略所作,充分展现了君臣相得的情谊。

虽然林彦弘初来乍到,但御书楼的第一层却是不受限制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借阅图书。

还有书院专门供给的纸笔,供学生抄录所用。

等林彦弘他们走进御书楼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里面,有些来去匆匆,有些却是在书架边的案几上埋头抄写。

期间还碰到了林隽他们在崇文馆相熟的同窗,对方对林彦弘显然是存在好奇的,但却并没有留下来寒暄,而是各自点头就又各自出离开。

若不是还有些许抄书的动静,整个御书楼简直安静得吓人。

林彦弘一开始以为这是学风使然,但等他们离开了御书楼,林彦弘听了廖思洋的“解惑”,他才明白,原来这是有其它原因的。

“平日里御书楼就有四位教习维持纪律,但也比不上御书楼的总管事夏夫子来得震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