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当时检测技术尚不发达,前两门考试都顺利完成。到第二天上午,综合开考。某个考场内,一个学生的眼镜掉到地上。

一切是猝不及防的意外。老师帮学生捡眼镜时,意外发觉镜框裂开,里面似乎藏了什么东西。而那学生冷汗涔涔,脸色惨白。监考老师看到,迅速明白,自己撞破了一场舞弊案!

于是开始彻查。

一路追踪,最后从组织者那里拿到收款名单。顺着名单查下去,让所有人惊诧不已的是,被卷入其中的,多半是一中优等生。后来警方进行多方谈话,不少学生承受不住压力,承认是老师鼓动他们“买答案”。

追根究底,是因为一中前两年升学状况不佳,而校长又急于出成绩,把压力下放到高三教研组身上。某日一名高三老教师与人喝酒,醉了之后说出心中烦恼。然后与对方一拍即合,一手谋划了这场海城第一高科技舞弊案。

为了利益最大化,老师们放弃了普通班学生,把目标定在尖子班。

案情被揭露后,那年一中有近百名学生高考成绩作废。其中有人去其他学校复读,也有人直接进入社会,开始打工。

人生就此走入不同方向。

此外校长引咎辞职。季寒川见到照片,觉得有些面熟。他很快记起来,自己曾在昨天档案室内见到这个人。

他读完一遍报道,总感觉什么地方微妙不对。于是往上滑了滑,看着某一段出神。

昨天下午,他听周围学生聊天,似乎有人说起“百日冲刺”的由来原因。

是升学状况太差,十年都没出过一个状元,过去两年生源愈发糟糕了,好苗子都被其他学校捞走,于是年级开会,校长施压,最终弄出一个类似于“集中营”的政策,让学生们能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学习、提高成绩上。

但季寒川想着这些,又记起邵佑。

实话实说,哪怕“十年没出过状元”,一中也不算很差的学校。和九十八中相比,更是云泥之别。

所以以季寒川的角度看,邵佑在一中,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他原本是在一班,尖子班,一中的希望。

问题是,昨天晚上,季寒川查了邵佑父亲邵安远的资料。

这让他有些疑惑。一中是不差,可作为海城首富,邵安远的儿子,却在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