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就连南京新成立的“农业部”也对他们的化肥工厂大加赞赏, 特意从南京批了一部分款子作为嘉奖。

当然, 这款子被层层盘剥下来之后,剩下的经费估计还比不上罗夏至每个月让人“送戏下乡”演戏的活动费呢。

不过要的就是这份“嘉奖”的“殊荣”。

中国人做生意么,没有点官方认可还真犯难。

罗夏至不但“送戏下乡”, 更是在把戏班子下到农村的时候,顺便把“时迈百货农村营销部”给一块捎带了下去。

这些农村地方,从地理管辖范围来说是“上海市”,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上海城里,更不要说去大马路上的时迈百货了。

于是罗夏至就一边趁着农村赶集的时候,搭戏台,唱大戏,一边把仓库里那些囤积多年卖不出的东西打包到乡下搞“特卖会”去了。

这上海人买东西实在太挑剔,过了季的款式不穿,过了节气的东西不吃。任凭这时迈百货的生意再好,也有不少滞销货压仓库。

正好,这三五年前的款式,对于农村来说还是“新款”呢,送去农村发光发热吧。

“哎呦,这个‘上海女人’穿的裙子真是短啊,膝盖都遮不住的。”

“‘上海女人’的口红也太红了吧,涂了像是吃了死孩子……”

“特卖会”的大棚里,郊区的女人们听完戏,就手拉手前来购物了。

半天之后,她们嘻嘻哈哈地挎着特卖会赠送的,或是带着“海王化肥”几个大字,或是印着“时迈百货”logo的布袋子,手里拿着买东西附送的香烟牌子和美人挂历,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

“阿水娘,明天阿水爹从山东回来,你穿上这个挂历上大美女穿的衣服,涂上口红,给阿水爹看看。保证你们明年,再生一个大胖小子!”

“哦呦,你怎么那么不要脸!”

“不知道下礼拜,时迈百货的棚子还会不会来呀,我还想再听她们的戏呢!《白娘子雨靴踏平金山寺》,今天只演了两折,后面还有两折呢。”

“下礼拜她们是去隔壁的纪王村唱。我有个小姐妹,嫁到那边去了。我们前一天出发,住到她家去,第二天一早去听戏,一点都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