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樊东篱传来电报,在历经差不多两年后,位于天津塘沽的海王化工公司的厂房已经基本建设完毕,生产硫酸铵的机器基本到位,赴美考察的几位工程师业已学成归国,差不多今年五月就可以生产第一批国产化肥了!

由于江南一带乃是鱼米之乡,而且投资建厂的资金大多来自江浙一带的乡绅商贾,希望罗夏至届时能够帮忙打开销路,让民众们尽快接受国产化肥,以振兴国家农业。

对于这一点,罗夏至当然是满口答应,立即去电表示将全力支持配合,如果可以的话,请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若能到江浙一带开设工厂更佳。

前年的那场秋粮欠收和之后雪灾造成的尸横遍野,上海滩满地灾民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虽说这两年运气好,江南粮食情况还算平稳,但是谁知道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化肥农药,虽然在后世因为破坏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遭人诟病。但是在这个人吃饱饭都不容易的时代,还是先把肚皮填饱,再考虑其他问题吧。

广州那边,原来的郑杰森秘书,现在的郑厂长也传来消息。橡胶工厂第一期也已经筹建完毕,就等着罗夏至南下剪彩了。

这间工厂规模不算很大,只能加工生橡胶,生产出简单的生胶片。当然无法满足罗夏至的野心。在他的目标里,自己可是要把橡胶轮胎国产化的!

罗夏至决定在这次前去广州剪彩后,再去一趟海南,看看是否有适合在国内建设橡胶园的可能。

本来他还打算去一趟云南,毕竟那里气候炎热潮湿,非常符合橡胶生长的条件。

不过云贵川那边局势非常不稳,几路军阀们打的死去活来。出于安全考虑,终究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前几年因为只是做上海及周边区域的生意,罗夏至还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如今随着生意的扩大,不但遍及全国,还向海外延伸。越是如此,罗夏至越是感叹于这个时代商人、实业家的各种不容易。

他们面对的这个艰难时局,内里是千疮百孔,各自为政,国弱民穷;对外是列强虎视眈眈,各种围堵瓜分,要将中华置于死地。

就这样,不止要在夹缝中求生存,还要在这满目疮痍中,种下希望的火种,谋求变数和出路……

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罗夏至也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天,可以快点到来!

在此之前,他要用尽他全部的力量,将这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和商业基础,打的稳固些,再稳固些……

这边罗夏至的事业一路风风火火,另一边,新的危机也在悄无声息地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