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七重天宾馆的电影院冬暖夏凉,女士们脱下貂皮大衣,下面穿的就是争奇斗艳的最新款晚礼服和旗袍,绝对不存在冻坏的问题。

“喻美惠演的梁山伯太英俊了,一点都看不出是女的。他怀疑自己有‘断袖之癖’,还让‘四九’穿裙子给自己看,想要确定一下自己到底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的那出戏。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还有英台‘英雄救美’救了隔壁女中的校花,那个校花居然对她一见钟情,要以身相许,哈哈哈……”

这些在百年后“阴差阳错”的偶像剧桥段,在这个时代里明显还是第一次被放上大荧幕,让一众观影者莫不为之倾倒,纷纷赞叹罗夏至有巧思,把大家听了几百年的一出戏,弄出了新意来。

罗夏至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大家的赞美,然后回到放映厅前,将悬挂在电影海报上的红布头揭下——

海报上,一身男装的邹璇儿背着书包正抬着头,和同样身穿校服,单手插兜,潇洒儒雅的喻美惠对视。两人背后的风景是西湖的一片湖光山色,正是电影中,祝英台第一天入学,就对梁山伯“一见钟情”的那一幕。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如果提前看到了这张海报,那“噱头”至少要减掉一半的效果。

当时民国的电影大多都是在室内摄影棚拍摄,场景不是客厅,就是卧室,再不然就是舞厅,看多了让人不由得觉得闭塞的很,没啥趣味。

但是罗夏至斥巨资拍摄的这部电影,却是一反常态,让演员们走到了室外。让一群年轻漂亮的男男女女们,在一片湖光山色为背景的学校中表演各种青春的故事。

片中邹璇儿还发挥她“金嗓子”的特长,演唱了多首插曲——美景、美人加上好听的音乐,这打破常规的大戏如果不红,那真的是天理难容了。

如果说上半场戏有多么逗人发笑,那么下半场西就有多么狗血悲情。

祝英台收到家中公司濒临破产,需要她马上停止学业回上海的来信后,整个剧情就急转直下了。

坏心眼的罗夏至特意将原著中属于马文才的剧情,统统安排给了一个虚构的日本人——有马文也。

让这个在上海开纱厂的六十多岁日本老头子,看中了青春少艾的祝小姐。

为此,他设计让祝家在上海的绸布庄倒闭,然后逼迫祝小姐要下嫁给他,并且要将这位爱国进步的少女强行带回日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