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这个成人夜校的第一期学员暂定全部都是时迈百货的员工,根据实施的情况决定第二期开始是否要对社会招生。

夜校的启动基金由时迈百货的人事部出资。为此,罗夏至特意在人事部中抽了几个员工,成立了一个“职工培训部”,以后专职处理时迈员工的进修和培训考核事宜,也算是他推进现代人事管理的第一步。

目前针对时迈百货员工的现实情况,夜校暂时开设了三个项目:国语,珠算和英文,分别设在每周一、三、五晚下班之后,地点就在南洋男子中学的教室。

上海人的塑料普通话在百年后都“盛名在外”,更不要说这一百年前尚未推行普通话的现在了。为此学校特意派了一位北平籍贯的讲师给他们突击训练,务必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北京话听说无误。

珠算和英文则让不少学员望而生畏。

对此,时迈百货方面的态度是:除了国语课之外,不强迫所有学员都参加培训。但是从今年开始,每年的六月和十二月都会进行员工考核,考核内容只有一个项目:销售额。

达成销售额的根据情况升职加薪,达不成的则有可能被末尾淘汰。

此通知一出,让不少觉得不上课也没什么的员工们也有了危机感,纷纷加入了念书进修大军——再说了,学费可是全免的,下了课还有一顿职工宿舍提供的免费宵夜,实在没有不去念书的理由。

于是在年前的几轮动员之后,基本上所有年轻的时迈百货员工都报名参加了课程,至少一门,最多三门全报。

听秘书郑杰森汇报,除了基层员工,还有不少老资格的经理也积极报名。更让他高兴不已的是,“仙桃班”所有的女孩子们全部报名了!

据说这次的招工启事登出后,也有不少女子前来报名。除了售货员,还有人来报名做经理,甚至还有女子大学生和留过洋的女学生前来投递简历,让罗夏至大大惊喜一番。

“托夏至你的福,提前预支了教室租赁费和课时费给我们,教我们学校过了一个好年。”

要说这学校啊,真是个清水衙门,现在局势不好,教育部年末也没给他们什么拨款,能把工资给发足就算不错了。罗夏至的这笔款子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解了燃眉之急。

翻看着手里的几个大红包,罗夏至颇有些怀疑地望着顾翰林,“你爸爸没事吧?就算是给亲生的子侄的红包也不用那么大吧。”

他刚才带着封礼物来给顾老爷子拜年,也算尽一下晚辈的礼节,谁知道老爷子一上手就给他那么大一个红包,颠颠分量至少有十几块大洋——抵得上上海普通人家两个月的生活费了。

不止顾老爷子,顾家大婶也拉着他的手,给他递了一个好大红包,笑的让他再一次怀疑她是不是对他有什么意思了……

“这不是……把你当我‘儿媳妇’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