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争流

春秋我为王 七月新番 1735 字 2022-09-17

“唯唯……”季孙斯连忙弓着背作鞠,用求助的目光看向了赵无恤。

在季孙斯看来,赵鞅的可怕程度远远超过了阳虎,他当年在阳虎淫威下就如同见了狸奴的硕鼠,在赵鞅面前更是大气不敢出,还是赵小司寇可以商量些事情。

至于更加不堪的叔孙州仇,更是一直保持着谄媚的笑,期间几乎不发一言。

于是,今天完全是赵氏父子与孔丘的争锋。

事后,叔孙州仇居然还后怕地责备孔子说:“若是惹怒了赵卿,他帅连齐人都打败了的赵兵来伐,吾等如何应付?”

孔子说:“晋政多门,六卿不能一心一意,赵孟也忙着归国,哪里来得及讨伐鲁国?何况作为君上的卿大夫,吾等若是不为邦国争利,就会遭到欺凌,国将不国!”

老子和他说过以不争为争,但孔子觉得现在自己是无法做到的。

他对今天季孙斯和叔孙的表现大失所望,二卿则完全成了泥塑雕像,画诺盖印之人,直到这场会面接近尾声,才代表鲁人答应了双方各退一步的事实。

“斗屑之人,不足与之谋!”

……

对于季孙斯来说,今天的筵席交锋能谈成这样他已很满足了。

赵氏答应退出大邑须句,这让他们神经一松,尽管人选不尽人意,是鲁侯较信任的柳下季,但他毕竟是鲁国公族,总比赵无恤盘踞那儿要好。至于加塞进来的司马冉求,虽然做过赵无恤之臣,但那不是孔丘的学生么?怎么想都是比较听孔丘的话。

但孔子却有些闷闷不乐。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这是他对弟子冉求的评价。

他能确保冉求政务上的才干,但德行……孔丘也无法确定。

他这位弟子是个性格谨慎诺诺之人,所以孔子鼓励他行事果断一些为好,如今看来并无太大改观,只是将遇事请示的对象,由孔子变成了主君赵无恤。

想来也是,当年冉求在中都只是个小小的两司马,手下二三十人。可到了无恤麾下后却被信任之,重用之,职务一路蹿升,让冉求不能不尽心效命。

“子有,勤勉忠君,以五百之众御数千群盗,多次立功,当升为大邑司马!”

如今赵无恤又将他推荐位须句司马,以这位弟子知恩图报的性情看,孔子不能确保他以后究竟会听谁的。

也罢,子有的本质还是好的,虽然言语讷讷,但行为敦厚,总不至于变成宰予那样的不肖之徒吧。

所以对于赵无恤的这个举荐,于情于理,孔子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就在孔丘垂着头思索时,却听到一声浑厚的发问,赵鞅不知何时,绕过了季氏和叔孙,径自站在了他的面前。

“余听闻,孔子有句话,叫君子矜而不争,为何今日争得连衣袖都要捋起来了,儒者的斯文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