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殿下说能做,那肯定能做。要是做不好,那就是做面包的人不行。”人群中一个农民大喊,其他人也都笑起来。

土豆丰收了,自有收税官来收税。他们拉走了一车又一车的粮食,可是农民没有一个愁眉苦脸,他们剩下的也很多很多,多到吃不完。

一部分他们放到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一部分按着问来的方法制作粉。

他们把大块的土豆拿出来洗干净削皮,切成细丝。细丝要不断搓洗,直到水变得浑浊起来,之后拿走土豆丝(土豆丝还能做菜),剩下浑浊的水静置沉淀,慢慢倒出干净的水,剩下的晒干了就是土豆粉。

那些皮也有用,可以吃,若是吃不了,作为饲料也可。

收税官收上来的土豆也都是如此,中等大小留种,小的直接煮了吃,撒一点酱油味道特别好,又软又糯。大的就拿来制作成粉,削掉的土豆皮和搓粉之后的土豆丝一起煮成糊糊给修堤坝的难民,里面还加了一点盐。

“开食啦开食啦!”士兵敲着木桶把车推过来。正在工作的异国难民立刻放下手里头的工具,洗洗手,拿起藏好的碗涌过来。

受过教训的他们不敢一窝蜂过来,而是很有秩序地排成长队。不排队和插队的人不得食,这些人可以说是用瘀伤和饥饿记住了这个规矩。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吃饱饭。

可就是这么一点生存的需求,在这个时代也要很艰苦的劳作才能获得。

这边都是男性难民,主要负责搬运石头挖水渠,还有很多女性难民,在另一头干着差不多的工作,那些孩子也在那里,是女兵在管理。

这些泰锡士兵虽然很不客气,但是每一次倒饭都没有克扣,一碗满满的,通常是豆子,偶尔有菜。就为这一日两碗的糊糊,这些人就没有怨言的在这里卖苦力。

“这位大人,这是什么呀?”一个难民小声讨好地询问士兵。

士兵看了他一眼:“这可是神子殿下带来的好东西,快吃快吃,吃完了快干活,狗东西。”

士兵嘴上骂骂咧咧,但是还是满满一勺倒在这人的碗里。他们对这些难民当然没有好感,谁会对侵略者有好感?但是因为修堤坝、挖人工湖都要人手,加上把俘虏全杀了也不好,他们这些没有相对温顺一点,手上没有沾血的难民才留下来。

后来看到这些难民关键时候帮忙灭蝗虫,士兵才接受了他们的存在,但是嘴上还是骂骂咧咧,因为想起了牺牲的同袍。

听说上面的大人们在考虑让他们留下来,找一块荒地给他们居住和种植。士兵也不知道大人们在想什么,不过他们做了那么多事,最后都是有道理的,或者收留这些难民也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