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悄然饿死在冬天里, 还是奋起反抗, 反了大楚皇室?

想到陆珩曾经说的在他死后, 崔氏将联合崔门造反, 让整个大楚战火蔓延。

前往封州路上的所见所闻,让已经成了鬼魂的陆谨之不禁打了个寒碜。其实将来蔓延的战火早已出现了苗头, 只是大楚的朝堂不以为意,刚愎的认为这些人只是生存在最底层的贫民,他们没有智谋,没有兵力, 也没有钱粮根本成不了事。

可所有人都忽视了, 这群人有活下去的心, 为了活下去,或者说为了让家人活下去,他们可做任何事。

陆谨之看了眼渐行渐远的陆珩, 飘着跟了上去。

他以前也是重视封州的,但他的重视远不及陆珩。他学的是帝王之道,在于控制朝堂,平衡各方势力,集中皇室权威。

可是他终究还是轻视了平民,皇朝的组成不仅有皇室,有百官,还有万民。就人数而言,皇室远不及万民。所以没有万民的拥护,便是得了平衡了前朝后宫的权利,皇室也是要坐立难安的。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当初他在提出要先稳固朝堂势力时,陆珩似笑非笑的问他:“自古以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知道为什么吗?”

他不明所以,还未想明白陆珩为何突然问这话,就听得陆珩轻笑着继续道:“荀子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陆谨之望向天空,天边依然是灰蒙蒙的,好似蒙了一层色彩黯淡的雾,让太阳的光线传布过,刺不透,一如他此时沉重的心情。

他很快就跟上了陆珩和容遥,两人骑在马上不紧不慢的朝着封州的方向前行,容遥似乎与陆珩说了什么,他自己在乐不可支的笑着,陆珩眼里也蕴满了笑意,脸上还挂着对他的温柔与纵容。

见到了他追来,陆珩只是轻描淡写的睨了他一眼,随即与容遥继续说话。在他说话时,容遥就目不转睛的看着他,双眸中映着他的身影,仿佛他的世界只有他。

陆谨之沉默的飘进了陆珩在陆珩腰间挂着的玉佩,试图让沉重的心情稍微平缓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陆珩和容遥遇到的劫匪难以铭数,其中有为了生存不得不落草为寇的,也有本性就是穷凶极恶,为了恶而行恶的。

遇上为了生存不得不落草为寇的匪窝,陆珩多是看他们手上沾染的鲜血是不是很多,如果很多他也不会手下留情,将头子斩杀了,再想办法让别的人活下去。

如果是为了恶而行恶的匪窝,他则是丝毫不手下留情,直接将匪窝端了,当了二次劫匪,将匪窝里的钱粮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