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闻宸回答的思路清晰,很有条例,先介绍了一下苏绰是谁,然后才介绍起了苏绰最著名的事迹,是很标准的回答模式了。

“苏绰曾与宇文泰对奏用人之法。

“苏绰言:用贪官,弃贪官。

“前者的意思是说,给了贪官好处,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然会为维护君王的统治而卖命。

“宇文泰则问,既用贪官,何言弃之?

“苏绰道,杀贪官是为了取悦百姓,而只有用了贪官,才可以一直在关键时刻进行这样的取悦与掩盖。”

这话听起来很无赖,却是事实。无数历史都告诉了我们,不管这个皇帝曾经有多少政策上的失误,只要他开始杀贪官,就总能或多或少得到百姓的歌功颂德。事实上,不只是皇帝,哪怕是官员对官员都是一样的,他们可以用杀贪官这一件事来掩盖不少的事。

贪官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世世代代地割下去,才可以维持统治。

念平帝这三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太贯彻严苛的政策了,哪怕他自己变得油腻,不再是那个守礼的青年,但他对于下面的要求却并没有变。一律还是从重从严,既让老百姓疲惫不堪,也让朝廷的文武百官不再拥戴。

听到这样的对话,念平帝并没有多少触动与领悟,只觉得成祖真真是胡闹,竟会在起居注里写下这般荒唐之言,影响后代。

等他儿子当了太子,决计不能让他再看什么劳什子的《成祖起居注》。

不过让闻宸看看倒没什么不好。

念平帝点点头:“很好,朕再问你……”

接下来念平帝又孜孜不倦地问了小太子好些个与《成祖起居注》有关的问题,小太子都是对答如流。不仅如此,闻宸还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口若悬河地侃侃而谈,站在大殿的最中心,不仅不慌张,还能偶尔穿插一二属于小孩子童言童语的奇思妙想,引来众人的频频点头。

池宁在不少大臣眼中看到了一样的意思:真不愧是天和帝的儿子啊,这样的早慧,是国家之幸,是我辈之福。

太子的表现越好,念平帝的脸色就越难看,他甚至不介意直接表现出来。

这让池宁突然心里一个咯噔。

念平帝不是初登基的毛头小子,没有道理还会表现得这么直白,虽然全天下都知道他肯定见不得太子表现出色,但念平帝敢这么直接表露情绪,那肯定不是有恃无恐,就是还有后招。说不定太子表现这么好,也在他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