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非常地想要秀一秀他的殿下。

这一日,在钱小玉的戏班里,池宁和王洋终于如愿见了面,把该聊的都聊了之后,池宁再次控制不住地说起了东宫中的太子殿下。

王洋听后也是不住点头,本来他已经觉得自己一场大病,身子骨大不如前,是不是该考虑考虑认命的问题,不再倔强地等待一个明君,可以告老回乡了。如今听到太子未来可期,莫名地就又有了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他就是个赌徒,一次又一次地想等到属于他的明君。肃帝不行就天和帝,天和帝之后有新帝,新帝不行还有闻宸殿下啊。

其实小孩子要长大,说快也快,根本用不了几年,他还是等得起的。

特别是王洋自觉自己也不是什么天生聪慧之人,能有今日之成就,靠的是家人支持,自己努力,以及得遇良师益友,他天然就对与自己相似的天赋普通之人有好感。

当然,王洋也不会偏听偏信池宁的一面之词,他会找个机会自己去私下求证。

若太子真是这样的人,那他……

就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站队问题了。

池宁一点也不着急,自家太子的优秀有目共睹,只要眼睛不瞎,就会知道该怎么选择。他优哉游哉地重新起了个话头,推荐起了自己的曾孙:“我这曾孙虽是商贾出身,却是个有才气的,一心向往名师……”

“这就是您的所求?”王洋说得更直白了一些。

王洋知道池宁在王家大娘的事里出了不少力,以池宁的性格,直接来索取回报,也在意料之中。王洋只是没想到,池宁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许桂。

王洋见过太多太监认干儿的事,但大多太监这么做,都怀着这样那样的心思。池宁明明年纪轻轻,却好像真的只是在很认真地养孩子,这实在是太奇怪了。不过想想太子被教得很好,再想想钱小玉也透露过一二养儿子有时候真的就只是为了养儿子的想法之后,王洋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一部分偏见。

很多太监确实有这样那样的心思,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钱小玉是个特例,池宁大概也是。

“许桂是个好孩子,他救人不求回报,”池宁的脸特别大,对王洋直言不讳,“但我这个家长却是觉得亏的,所以只能由我来 着脸求了。”

王洋哈哈大笑,他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什么样有求于他的人没有见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迂回婉转的比比皆是,反倒是池宁这么直白的很少见了,也很是有趣:“您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推辞吗?让那孩子改日来家中坐坐吧。但我有些话可得说在前头,我收徒之前是要先考教一番的,成,我就再收个弟子,不成,只能把他介绍给别人。”

恩情总是要报的,王洋其实挺满意池宁这样的明码标价,不需要他再考虑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