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池宁还在猜测到底谁会最先按捺不住,第一个找上门来时,钱小玉已经通过俞星垂,把池宁给“堵”到了。

俞星垂和师父张太监一样,有着众多的业余爱好,或者说张太监教出来的徒弟,就没有一个不会享受生活的。池宁沉迷奢华,江之为眷恋小家,俞星垂更是近乎复刻了张太监的所有,这其中就包括了听戏。

如今京中最有名的是全福班,就是钱小玉之前大寿时,给他连唱了十天的那个昆曲戏班。

全福班在梨园有个固定的小剧场,每晚都会开唱,高朋满座,人影攒动。

俞星垂离京前往蜀地之前,就是这里的常客,如今回了京,又捡起了老爱好。几乎只要夜里没事,就会来听上那么几段,叫个好,快乐似神仙。

俞星垂没想到的是,全福班背后的老板其实就是钱小玉,在某次“偶遇”了钱老板之后,就有了如今俞星垂邀请池宁来梨园看戏。

包厢里,连通两包厢的暗门被缓缓打开,钱小玉落落大方地从那边的包厢走到了这边。俞星垂很知情识趣,主动替钱小玉去了隔壁,欣赏起了名角花旦,念唱做打,一招一式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媚意,引来阵阵叫好,以及像下雨一样落在台上的金银珠宝。

俞星垂一边半歪着让人捶肩捏腿,一边时不时地指挥内侍往台上扔赏银。钱小玉爱财,但同时为人也很大方,他已经说了,今晚的一应开销他来买单。这些赏银就是提前便给俞星垂准备好的。

这回唱的不再是《牡丹亭》,而是《桃花扇》。

“ 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悲戚又苍凉。

池宁不爱听戏,但他很是愿意配合自师父和师兄这两个发烧友,对《桃花扇》也熟得很,“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是他唱得最好的一句。

钱小玉一开始并没有着急进入话题,而是被台上“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给吸引了去。

他恍惚地想起,曾经年少,他跟在兰阶庭身边跑前跑后,好像也曾看到过这般盛景。只不过,一转眼,再多的往日辉煌,俱已成空,化作了旁人口中的一句“可惜了”。

兰阶庭的楼,终还是塌了。

他的又能维持到几时呢?

池宁也下意识地想到了那一日钱小玉的寿宴,十天的流水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一个新入宫的小内侍,都在憧憬着钱爷的权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