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基建王座 紫舞玥鸢 1051 字 2022-09-16

把这笔钱拿去开新的种植园、新工坊不是更好吗?立刻就能提供新工作岗位,带来大笔税收。反正做工和种田又不需要识字,有力气就行。

对此,沈轻泽没有过多解释,这个饼距离大家太遥远,画出来也没用,只依靠自己在渊流城的威望,一力推行。

好在颜醉无条件站在他身边,旗帜鲜明支持此事。众官员们见两位大佬都达成共识了,反对也没用,只好听令行事。

※※※

设立学校不光一个校舍和足够的老师就行,还有一系列的配套工坊需要完善。

当初的造纸厂早已不能满足城内的需求,扩了又扩,经过长期的实践,工匠们已经总结出一套完善的造纸工艺,最后晾晒而成的纸张,半点不比商队从大夏帝国带来的差。

有了纸,还需要印刷。光靠人工手抄是绝对不行的。

科技树系统直接给了沈轻泽两种印刷术:雕版和活字。

雕版印刷,选用枣木梨木等纹理细密的木头刨成木板,范本纸张贴合其上,用刀刻好整版阳文,直接一页页印刷。雕版用于印刷变动不大的书籍资料,尤其经济实惠。

活字印刷,则用木头或铜块打磨平滑,在一端反刻阳文,虽成本高些,但可重复使用,灵活性强,适用于印刷报纸。

有了大量便宜的书籍后,一间间零售书店也在城东集市开门营业了,除了史学、农学、医学一类专业书籍,小说故事、人物传记和各种奇闻异事也开始在坊间流传。

渊流城第一家报社——渊流周报,应运而生。限于识字的人员有限,报刊暂定一周一发,销售价格便宜。

主要汇编近期城主府的新政策、新公告,政策解读,还有城里的新鲜事,甚至招工信息与广告。

报刊这项新事物甫一诞生,立刻引起了街头巷尾的热议。

城里的小酒馆、小茶馆渐渐兴起了说书讲故事和读报的新职业,哪怕不识字的人,走过路过,都忍不住听上一耳朵。

人们在辛劳的工作之余,无形之中增添了不少娱乐活动,同时对城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