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第 83 章

原本萧远是坐在文德殿的,但今日不知怎么赵琛似乎见不得他,不过片刻就将人打发走了。

萧远疑心他是有什么人要见,倒也没多留,到了宣德门下心血来潮转了方向往靖北司去。

这一回走来同上一次又有些变化,萧远对屋子修成什么样丝毫不上心,明明是他的地方,从始至终没提过什么要求。

本以为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办公衙门,没想到已经布置了不少东西,他既然从未上心,那做这些的自然只有赵琛。

重建大体是照着原先布局来的,靖北司前身是都堂,太师总领三省事务,公务繁忙,体现在布局便是他的书房格外大些。

如今成了萧远的了。

南北两排屋子相对而立,萧远进了北边的屋子,正堂没什么可瞧的,普普通通,西侧一间一间屋子过去都是桌椅柜子,东边则全然是为萧远备下的。

与正堂相连的第一间布置得不像个办公衙门,倒像是中军主帐,屋子里陈设不多,中央放了巨大的沙盘,不过沙盘上如今空荡荡,只平铺了一层沙子。

沙盘是营帐里常有的东西,萧远的一大消遣便是玩沙盘,不过赵琛为他备下的这个要精致许多。

沙子是河沙里头精心筛出来的细软白沙,一边的木匣子里放了许多雕刻精致的小玩意。最多的是小人,这些小人各有不同,骑马的,拿长枪的,拿弓箭的,拿盾牌的都有。除了人还有代表营帐、粮仓的小木雕,甚至还放了些可以用来堆地形的假山石。

这沙盘有趣而精巧,但若放到军中大抵要惹人发笑,华而不实的东西。

萧远站在沙盘前,抬头看去,只觉得这墙面上似乎少了些东西,或许是什么书画。

他正想着,上回跟赵琛到靖北王府的那个太监领着人来了,他同萧远见了礼,招呼着身后的人将带来的东西挂到那空白的墙上。

“殿下听闻王爷来了靖北司,便吩咐小的将这舆图送来。”

舆图?这倒是同那沙盘相得益彰。

那舆图一挂上萧远便觉得有些不同,舆图他见多了,但这样的舆图他还是第一次见。

这舆图宽幅三尺有余,却只绘了大楚同辽国的交界地,并以此向南北延伸约百里,只除了燕云十六州——从幽州到云州像是已经被划进了大楚的地界。

叫人惊讶的并非是舆图所绘之地,更在于舆图之详尽。

大内藏书无数,自古流传至今的舆图想来也有不少,综合汇总之下绘出一幅详尽些的图似乎也说得过去,萧远总觉得不止是这样。

他第一反应是皇城司,但赵璟登基,赵琛掌权一共也没过去多久,皇城司应当是做不到这个地步,何况这里面还有部分不属于大楚疆域。

萧远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头绪,但他本也不是寻根究底之人,略想了想便放下了。

比起这一桩他更在意另一件事,这舆图既然是从文德殿送来,多半是出自赵琛之手,而勘测舆图不论什么时候都不是一件易事。

这舆图是比那沙盘更为精心的礼物,萧远思忖着,该拿什么来做回礼。

萧远在靖北司转了一圈之后又转道去了枢密院,这是大楚军事之所在。说来当初赵琛顺势而为允了他这靖北司,便是因为枢密院他插不进手。

枢密院很特殊,说是掌着兵事里头却全然是文官,说是文官集团的一部分,又不同于三省。

他日若战事起,枢密院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如今添了靖北司,专司北地兵事,于枢密院而言是分权,于赵琛而言却是收权。

二省与枢密院都还在等一个良辰吉日正式搬迁,唯独萧远没有这样的讲究,前一日在靖北司逛了逛,第二日就搬了进去。

他成了宣德门内修缮完毕后第一个入驻府衙的。

靖北司是个新得不能再新的衙门,如今无甚事务,里头除了萧远连个佐官都没有,不过分了七八个小吏,他们也无事可做,整日里端茶倒水伺候王爷。

萧远在宫中,赵琛问及他的动向更是方便了许多,每日来报之人不过是说靖北王在研读兵法。

初时赵琛还未觉出什么不对,次数多了便也起了疑心,萧远书房里那些书不像是日日翻阅的样子,怎么到了靖北司,便成了“日日研读兵法”?

他不可避免地想起了那日萧远塞进他手中的“萧氏兵法”和“萧氏十二策”,再问便问地细了些。

“他在看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