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第 68 章

百姓眼中一个是金尊玉贵的公主,一个是战功赫赫的王爷,天造地设,他们身后见过萧远前几日那副面孔的衙役时不时就要抬头看他一眼。

这,这不是殿下身边的那个“无恙”么?这竟然就是靖北王?那他同殿下果真?

除了刚开始那一句,萧远说话时并未刻意收敛,后头几人便也听见了。前头身份未露时便一点都不收敛,如今依旧是肆无忌惮。

杜衡杜松一开始就知道萧远的身份,但也不知萧远同赵琛走得这样近。

他们只是护卫,平日里并不贴身服侍,对赵琛的身份并不了解,赵琛发也从未明说,他们顶多是有个猜测罢了。

如杜衡这样踏实做事的连猜测也不曾有过,疑心只当赵琛是公主,眼下见了靖北王同殿下如此……亲近,惊得说不出话来。

那两个衙役更是忧心要被灭口,萧远威名赫赫却也不全然是好名声,传闻他杀孽过重六亲断绝,他至今还是孤家寡人侧面应证了这一点。

未听闻靖北王与西平公主成亲了。

这,无媒而合,他们看见了真的不会被灭口么?

最忐忑的还要属张胜安。

要说着大名府有谁得罪过萧远,除了胡幸天,大抵就是企图给赵琛送人,孜孜不倦给萧远上眼药的张胜安了。

他一直觉得无恙嚣张过了头,哪知他自己便是自己的倚仗,若说天底下只有一个人配得上长公主,大抵就是萧远了。

只是他放着好好一个摄政王不错,跟着公主来大名府也就罢了,他还装作是公主的面首,以至于昨夜他还默许萧远给他打头阵,唱了一出红脸,越想越坐不住

张胜安亲自到门口迎他们,见了赵琛身上的蓑衣和萧远手上的伞,似乎明白了萧远什么,萧远装作面首大抵是因为平日里他们的关系见不得光。

他迎上去发现赵琛的脸色十分凝重,萧远亦是难得的肃然,同前几日嬉皮笑脸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他一下又没了底气,准备好的话说不出口,到嘴边成了:“昨夜多谢靖北王相帮。”

萧远皮笑肉不笑地说:“全赖通判威严。”

张胜安忙道不敢,赵琛打断他们:“张通判若无事便去看看城外有什么缺的。”言下之意少在这溜须拍马。

赵琛方才被萧远一打岔,气得险些忘了一直在思索的事,眼见离大名府越来越近,方才被他放到一边的问题又摆在面前。

黎明时大雨未歇,潘同方便说:“若不泄洪,河堤必溃。”

泄洪,划定一个泄洪区,凿开河堤,将河水放出,减轻下游河道压力,若不然,决口只是时间的事。

而到时候他们不知道决口会在南岸还是北岸,不知道会在哪一段,也不知道会有几处。

下游皱县城在他脑海中一一浮现,赵琛摇摇头,人群大多依水而居,华北平原又是千里沃土,不论哪一段都是放弃了一部分人的性命。

人祸他不怕,斗智斗勇,无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他总能赢,这一次他也确实赢了,天灾却叫人无力。

赵琛从前看过铁轨两端的选择题,若是辩论起来自然是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眼下他却要选择,谁来死。

凿开河堤,即便提前通知也来不及撤走那么多的人,一定会造成伤亡,但他必须在今晚之前做出决断。

赵琛没有去前堂,他叫破萧远的身份不单单是为了给人看,也是需要萧远的身份,如今萧远坐镇前堂,他则到了书房,书房内,潘同方已经在了。

长案叫人清理干净,上头放着一张幅面不小的舆图,一旁堆积着高高一叠书。潘同方一夜未眠,眼底青黑一片,眉头紧锁在翻阅典籍。

赵琛雨收了伞,走进屋内:“雨要停了。”

潘同方闻言也出来看了看天色,没有反驳,但摇摇头:“殿下,上游天色阴沉,应当还未停。”

水势远远没有到最大的时候,但黄河已经到极限了。赵琛没有再说什么,跟他一起看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