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宋辽战争 第二章 契丹女主

赝品 叨狼 2564 字 2022-09-16

萧绰斜斜地卧在大帐的草绒地毯上,纤纤玉指轻轻地抚摩着一张颜色已经有些发黄的羊皮地图,神色冷艳,若有所思。

“皇后娘娘,韩大人已经到了。”有随侍的宫女进来通报道。

“有请——”萧绰轻声吩咐道。

“是。”那宫女低下身行了个礼后,转身离去。

“啪——”的一声响起,却是烤火跳出一并灯花来,萧绰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摇摆不定的蜡烛“心却回到了十五年前。

那一年,大辽景宗刚刚继位,后宫犹虚,按惯倒便一道旨意下到萧家,令萧家三女萧燕燕入宫为贵妃。

有辽一代,皇族耶律氏和后落萧氏世代通婚,每代皇后,必出萧家。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慕汉代之强盛,曾自改姓为刘氏,且汉代典制出自萧何,因此改后族皆姓萧,谓代代辅佐皇族之意。萧氏家族原有二姓,原为开国初的拨里氏,乙室已氏两大家族,到辽太宗时,又将母后述律一族也添入后族,因此萧氏后族其实为一姓三族,即拨里氏,乙室已氏和述律氏。

后族厉任北府宰相,当朝北府宰相萧思温就出自述律族,自辽太宗朝起,述律族每朝必出一人为后。当年穆宗的皇后,就不是出自述律氏。不但述律氏势力大受打击,而且穆宗的统治亦是摇摇不定。

对于萧思温来说,为了巩固萧家述律一支与当今皇帝的联系,决不能让拨里氏和乙室已氏两家的女儿为后,而且皇帝多病。后宫必须有一位聪明强悍的皇后来主持国政,长女胡辇与次女苏萨克已经被分别被他安排嫁与皇室的另外两支太平王卷撒葛和赵王喜隐,因此皇后之位。非萧燕燕莫属。

皇帝,萧思温,韩匡嗣在多年的联盟,已经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因此皇帝一继位,就依着北人治北,南人治南地旧例,封韩匡嗣为燕王,南京留守兼枢密使,执掌重权,而这边又下旨封萧家女儿为贵妃。

那一晚,萧思温对着女儿,韩匡嗣对着儿。分别分析大局:整整一夜。

平生第一次,萧燕燕感到了绝望,或许是从她一出生为前家女儿开始,便知道自己的婚姻必将与政治联结在一起。厉数整个大辽国,能与后族结亲的门第寥寥无几,万幸韩德让自祖父起就在大辽厉任宰相之职,是辽国极少数能有资格与后族通婚的门第。然而这一切在皇帝的一道旨意前。却又是多么地脆弱。

在一个象蛛网一样密布的政治网上,没一点的破损都会影响整张网。萧燕燕若是抗旨,则皇帝与萧家和韩家的关系就会无可避免的破裂。一旦新帝失去萧家和杨家的支持,则虎视眈眈的太宗和李胡一系人马就会对着皇位下手。那么,这么多年来,韩氏和萧氏家族冒着生命危险所押上的,两个恋人部腾着热血所奔走的理想,都将化为泡影。

泪眼朦胧。萧燕燕展开眼前的图轴,那是韩德让为她精心手绘的大辽地图。

记得那时候,两人在草原,穹庐里,城接上,星空下,畅想着大辽的未来,推翻暴戾地君王之后,打败入侵的宋人,废除不平等的汉胡之分——

他们的爱情,从始自终,和他们的政治报负,和他们的热血理想是联在一起的。

萧燕燕缓缓地卷上画卷。走到妆台上。拿起了贵妃的凤冠。她相信,这是她地决定,也一定是韩德让的决定。

鼓乐盈天,鸾驾待发。端坐鸾轿上的萧燕燕,接到了韩德让送来的一封信,喏大的信纸上面只有一个字,“绰。”

她的眼一片朦胧,记得韩德让说过。“你出嫁那天,我要给你起个汉家女儿的名字。”那么,就是这个字了,“绰。”

萧燕燕将珠帘缓缓放下:从鸾轿入宫的那天起,那个娇憨任性的小女儿萧燕燕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地她,是大辽皇妃萧绰。

萧绰入宫同年,韩德让娶汉人大族李氏地女儿为妻,远离上京,自请代父留守南京,此后数年不曾回京。

萧德入宫两年后,生下皇长耶律隆绪,立刻被册封为皇后。

然后,时间慢慢地过去,她是一个好皇后,好妻,好母亲,他是一个好臣,好丈夫。

直到高梁河一战,宋兵围困南京城,韩德让困守城,千里之外的萧绰如遇睛天霹雳,立时掷下金批令箭,举倾国之兵前来解南京之围。直到宋军撤退的消息传来时,萧绰已经如同在死亡线上走了一遭。

“原来我心牵挂的人始终没有改变过。”萧绰苦笑着对自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