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仕宦江南 第五章 知事苏州

赝品 叨狼 2575 字 2022-09-16

路过常州的时候,稍微停了一下,补充给养。

得到消息的郑途很是上船来慰问了一番,并送来了很多的常州特产如常州梳蓖之类的东西,其他的还有什么金钱菜银丝面等小吃的也一并送了几大食盒上来。

“此地的情况。确实比料想要复杂一些,不过却不是没法解决的,现在说话多有不便,还是待兄长安置下来,咱们三人再从长计议吧!”趁着众人只顾着搬运东西的空档,郑途低声对我交代个两句。

我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郑途稍微呆了一下,就说公务繁忙告辞而去了,我也只是送到船头,并没有下岸。

这一切在普通人的眼里,只是官员来往的一般应酬而已。

“宫梳名蓖,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这常州的梳蓖,可是有名的很呢。”我从郑途送来的礼物取了几支梳蓖出来与公主观赏。这郑途倒是一个心思细密的人。

普通的梳蓖多为木制或竹制,而郑途送来的这些多用名贵物料制作。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等。而且嵌玉镶珠。用料非常讲究。

我看了看后从众多的梳蓖里面拣了两把出来,对公主说道,“寻常的倒也罢了,这两把黄杨制作的梳蓖,木质细腻,纹案清晰,治头痛、去痒都是上品,算是非常难得了。”

公主见了,心也很是欢喜,径直将那两把梳蓖插到头发上。

从开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经过二十八道工序。而一把蓖箕则有七十二道半工序之多,其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方能完成。实在不是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得起的。

“夫君,那就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吗?”公主与我并立船头。指着岸边小山间的一所寺庙问道。

我定睛望去。只见一座规模不大的小庙隐藏在苍山翠柏之间。古意盎然。正是张继诗提到地寒山古寺。相传此庙原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后来因唐代名僧寒山与拾得曾经由天台山来此庙住持,因而被该称寒山寺,从此香火也日渐旺盛起来,可能这也算是一种古代的名人效应吧!

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就笑着为公主解释道。“据说这里面还有一段儿故事呢!贤妻要不要听为夫讲讲?”

公主追问道,“什么故事?夫君你就不要卖关了!”

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为公主介绍道,“传说张继路过此处的时候。正是夜半时分,恰逢他科举未。心比较失落,看着秀山古刹。听着乌鹊啼叫,心地郁闷一下爆发出来。方才有了《枫桥夜泊》这首传世佳作留给后人。不过但是因为天色太黑。他终是没有看清,那随风簌簌作响的并不是枫树,只是旁的树种罢了!”

“那现在这些枫树是哪里来的?我明明看见很多呀!”公主闻言后。不由得多看了两眼,明显有些不信地质问道。

“贤妻不要着急,且听为夫把话说完。”我微微一笑道。“此诗一经传诵。立刻成就了寒山寺的名声。寺僧人顿感这其的谬误着实不美。为了成就诗人的一番美誉,和答谢诗人对自己寺庙地宣传,他们决定将岸上的树种改种,移植了很多地枫树过来,这样一来,后世的人就可以看到这里的景物与诗完全一致了!”

“如此说法。闻所未闻。”公主听了后不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只好不予置评。

“不管怎么说。寒山寺地钟声可是远近闻名的,每逢大事,总要敲上那么一两百下的。”最后我总结了一句道。

这句话说得有些突兀,皆是因为我忽然想起了后世想要去敲钟也要付费的龌龊事来。

船只尚未靠岸,寒山寺的钟声却先当当地敲了起来。

“今天是什么重要地日么?”我感到有些奇怪,遂开口问道。

众人都推说不知,惟有龙力图算是地头蛇,猜测地说道,“恐怕是为了已经大人这位新任的苏州知事。当地的乡绅们组织起来的队伍吧?往日里面也有这样的旧事的。”

寒山寺离苏州城也就没有几里路了。船只还离码头有半里之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岸上尽是红火一片,约莫有三四百人的队伍站立在码头之上。举着各种彩旗罗伞之类地东西,几只超大的锣鼓先已经敲了起来。声音之大,迎风可传到十里之外。

船身微微地震了一下,靠着码头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