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后蓦地浮起一层白毛汗,重重地摇了摇头,甩掉脑子里多余的妄想,勉强笑道:“白大神你们真……真恩爱。你们当神仙的没有重男轻女的事吧?比凡人强多了。”

连念初笑道:“你不懂,这年头生女儿比生儿子好。儿子苦啊,上了学就得考试,不知考多少年才出头。小满衣长成了女孩,我跟岳兄替她庆幸着呢。”

方晴石却有些羡慕地说:“我倒是愿意考试呢,就是没机会上学。大仙你们这事回头也听听孩子的意见吧,说不定你们的闺女也爱上学呢?”

他当年倒是很想读书,可是家里穷,当时父母又要出去打工,家里地里的活儿唯有他能撑起来,只好辍了学。两个大仙那么疼爱女儿,为什么不让她读书呢?

连念初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你喜欢上学?那倒也不难,正式大学可能来不及,倒可以自考,拿了文凭再去考研、考博,也是个出身。”

不,他不敢奢求博士什么的,能当个大学生就心满意足了!“自考”这个词仿佛点亮了方晴石的心,他算着地里的收入,又细细回忆着昨天摆摊的过程,在心里盘算起该怎么赚钱攒学费。

他跟着连念初上山挖石头、抓小野猪,回家和水泥垒猪圈……一路上都是笑意盈盈。吃饭时弟妹嫌他身上都是泥,脏了桌椅,他也没往心里去,只是满眼灼热地把碗端到了院里的新猪圈旁,盼着那些小猪早早出栏。

连念初顺便把他家的旱厕也改造了一下,建了个积肥的阴窖,堆出来的沼气通过沼气池连到厨房,建了个沼气燃气灶。

有了沼气灶,他做饭时就不用烧杆子,不用一边看火一边炒菜了。

方晴石蹲在灶台前几乎舍不得离开,一遍遍摸着光滑漂亮的不锈钢灶,心里分明高兴着,又有些难受。这种东西在农村已经很普遍了,只是方家没有壮劳力,又要供三个孩子读书,父母寄来的钱一分一毫都要省着用,要不是连念初帮他干活,他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用上这么省力的灶具。

他们在村子里干了几天活儿,和美容中心约定取照片的日子也不知不觉地到了。连念初打算再带方晴石去摆个摊,却不知他们已经在省城出名了。

方晴石打孩子的照片被那天在小店里吃冰的年轻人PO到网上,省城的媒体官博还转了这条消息,讨论孩子教育问题。同店几个路人纷纷上照片印证,转得纷纷扬扬,那天买过他们肋排的人看到新闻,才知道摆摊的所谓准大学生和他的老师根本就是一对骗子。

“大学生”是个暴力打孩子的文盲青年,他的老师更是来历不明,省城几家高中都发声否认有这么位老师。

买肋排的人中有不少愤怒于受骗的,便把他们怎么受骗、怎么因感动买了无证无照的高价排骨、桂花鸭的事也发到网上——虽然肉很好吃,可这是原则问题,不能原谅!

事情在短短两天内就发酵起来,整个省城都在议论这个暴力对待弟妹,又摆摊骗钱的少年,呼吁城管加强这方面的管控。

没过多久,给方晴石拍照片的那家美容中心员工也看到了这条新闻。前台小姑娘凭着纯洁的颜控的正义感,把店里贴着的,他美白之后拍的精修照片PO到网上,并配上了发自肺腑的声援:“这个少年晚上收摊后在我们中心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不整容,不修图,就做了个美白面膜,真人长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