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尹喜拜师,老子著《道德》!

是以,在这里耽搁几日,似乎也是无妨

尹喜一时劝住了老子,迎入官舍。

老子在函谷关居住,应尹喜之邀,开坛讲道。

函谷关群众闻说,也常来听讲。

每人讲坛下之人,纷纷兮如海之潮。

沈坚也来听讲。

这以无为思想为主的大道之学,与那太清圣人的无为之道相似,却区别很大,颇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景象。

老子在函谷关居百日,尹喜以疾辞官,复迎老子归楼观本宅,斋戒问道。

老子感其精诚,收为记名弟子,传他无为之方,修心养性之道。

而后不久,老子复请辞。

尹喜万是不舍,甚至出言:

“老师一定要走,弟子也不好阻拦。”

“只是老师之学弟子得尚不过万一,日后何以替老师传扬这大道之学?”

“还望老师慈悲,授弟子以书简,以承大道!”

老子闻说,想起自己所著之书简,早在离周之时,便传与周天子,如今哪里还有书简传下?

只说:“我已将书简都赠送给天子了,你要是想看,可以到典藏室去看。”

尹喜想了想,说:“老师的大道之学,有言‘圣人不仁而一视同仁’,为何老师却产生了分别之心呢?”

老子感到疑惑:“这此话怎讲?”

“老师的大道之学,乃天下人之大道,老师为何将书简留与王室又只想到西地去传道呢?”

尹喜复问说:“难道这天底下其他的人,就不想听老师您的大道之学了么?”

紧接着,又说道:“老师的大道之学,应广播天下,以教万民!”

“使人清净无为,平息妄心,安居乐业,让天下受益!”

“弟子,再次恳求老师,将您的大道之说,编成典籍,流芳万世!”

“这”老子有些意动。

因为先前赠予周天子的书简虽也是记录着大道之学,可那是以前写下的

如今他自周而来,一路上颇有些感悟,对于学问又有些精湛的研究。

只是

先前的那些书简,书写下来足足花费了十几年的光阴岁月,如今——这便是老子犹豫之所在。

尹喜观老子犹豫,猜到他心中纠结之所在,立即言说:

“那就请老师讲大道之学中的一些重点写下吧,这样不会耽搁老师太多的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