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第 192 章

她掏出了银票:“这些种子都给我一些吧——这些钱够吗?”

大胡子看了她给出的银票面额一眼,要推回来:“不用。”

虽然他们的种子跟香料少,带过来卖的价格高,但她想要,他们怎么会收她的钱呢?

他豪爽地抓过了袋子,把她要的种子都装给她,说道,“不用钱,喜欢就拿去吧。”

“这不行。”陈松意执意要把钱给他。

上一次收了他送的貂帽,里面还有一颗蓝宝石,她就已经够占他们便宜了。

见他还要推辞,她索性把银票塞到了他手里:“我今天出门没有带银票,这是我捡的,不算花我的钱。当我是朋友的话,就收下它。”

听她这样说,西域商人才没有再推辞:“好。”

他收下了这张面额不小的银票,夸赞陈松意,“出门捡钱,我们的朋友运气真好。”

陈松意心下一动,问他们住在哪里。

得到答案之后,她看了看他们摊上的货物。

把皮草都出干净了,就剩下这些,说明他们来京城的目的已经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就是要把钱换成新的货物带回去。

她于是看向他们,说道:“我看你们的货物很快就要卖掉了,收回银钱,去买了你们要带回西域的东西就启程回去吧,不要在京城停留。”

“为什么?”大胡子问,然后想到今日出城的时候看到的草原使团,“因为草原人来了?”

草原人到了?陈松意这才知道。

她出城太早了,都没有遇见。

“这算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她说,“有这些豺狼在的地方都不会太太平,你们快离开吧。”

几个西域商人显得有些动摇。

他们在这里用胡语交谈,大多数京城的居民都听不懂,因此没有引来什么注意。

陈松意想起一件事,道:“还有,我想跟你们做一笔生意。你们西域有种植物,我们叫白叠,记载说它‘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

“有。”为首的西域商人精神一振,问道,“你要买?”

“我要它的种子。”陈松意道,“也要它的果实。”

棉花,又称白叠子,在此之前只在西域种植流通,并没有推广到中原来。

直到她在第一世,从师父口中知道这种来自西域的植物,这才在跟西域商人交易时同他们大量购买。

现在的中原,大多数人穿的冬袄里面填充的并不是棉花,保暖性差。

皮裘保暖,却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

但有了棉花,填充在衣服跟被子里,不管是边关的将士还是大齐的百姓,就全都能提高在寒冷冬天的生存率。

本来这几个西域商人来京城就是为了寻找新的商机,皮草卖完以后,他们在京城这几天并没有找到适合倒卖一波的东西。

陈松意劝他们离开京城,如果只是这样一说,几人或许还会犹豫。

但她跟他们谈生意,要棉花跟棉花的种子,还给了他们身上所有的银票当定金,这几个西域商人立刻便决定动身走了。

“京城太远,等你们回去之后,运送了货物不要来京城,直接去西北边关。”

她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了一个锦囊,然后又取出一张符纸,在上面写了一个“意”字。

她让他们送棉花跟种子去边关,到时候她人不一定在边关,所以要给他们一件信物。

军师既然坐镇边关,身体又已经没有大碍,等他们把棉花送去了以后,他肯定在。

“到时候我要是不在,你们就将这个交给裴军师。”

少女说着,把写上了“意”字的符纸放进了锦囊里,交给了面前的人。

“他看到这个,自然就会见你们。

“放心,他也懂你们的语言,如果我不在,他会完成跟你们的交易。”

“好!”

西域商人接过她给的锦囊,放入怀中,心跳有些加速。

大齐边军。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跟大齐边军做上生意。

这可比他们几个带着皮草前来京城的时候所设下的目标要大多了。

一下子就不知实现了几个层级的跨越。

陈松意也没有想到,先前的指路会有这样的后续。

她站起身,正要和他们再说点什么,就听见远处传来了一阵骚动。

她转头看去,见到那个地方人群聚集,仿佛有什么人起了争执。

她原本没有太在意,但在收回目光的时候,心中却有灵机触动。

这种感觉她一点也不陌生。

因此,她立刻便和跟自己谈好了生意,准备今天回去就用手里的银钱买下茶叶、丝绸回西域的几个壮汉告别,然后快步朝着那个方向走去。

越是靠近,争执的声音越是大。

而来相国寺的人都是有钱有闲,见到有人闹开了,第一反应都是凑过去看热闹,所以越往里走越是难挤。

陈松意往旁边看了看,找到了一个看热闹的好位置,于是转头朝着那个方向去。

她飞快地绕了一圈,来到了争执的包围圈后方,从高处的栏杆后看着底下的动静。

跟她一样,很快也有不少人发现了这个看戏的好位置,也纷纷跑了上来——

“这里好这里好!快上来!”

撑着栏杆,陈松意看向下方,想看究竟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灵机。

只见底下是两个商贩,穿得不怎么好。

来相国寺的游人确实有钱,但来这里的商贩却有很多是住在城北。

他们特意挑着货物早早过来,想多赚一点钱,底下这两个,显然就是后者。

陈松意站在这里,凝神听了片刻,发现他们是在为一个箩筐而争执。

两人一人卖粮食,另一人卖鸡蛋,本来摆摊的位置在两隔壁,几天下来都算是相安无事。

可是今天,当卖粮食的离开一下去解手,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少了一个箩筐。

再一看,那个箩筐竟然去了隔壁,卖鸡蛋的硬说是他的。

于是两人便争执起来,甚至要大打出手。

可这是在相国寺,允许他们交钱进来摆摊,绝不允许他们在这里公然斗殴。

负责维持秩序的僧人很快就过来了。

两人架虽然没打成,但都一口咬定这个箩筐是自己的:

“大师,你可要为我做主!我不过是离开一会儿,托他给我看一下摊子,结果他就偷了我的箩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