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二更

它们在初生的时候都是好的、积极的,漕帮如此,科举制度也如此。

漕帮畅通了粮运,科举选拔了人才,本来按照正常的发展,它们要经过三四百年的时间,才会从一个好的事物向着不好发展。

比如科举造成党争,而漕帮就是分裂、变质。

它会从一个保护者变成加害者,为了利益斗争跟地方军政勾结,欺压商户、收取保护费、走私盐铁,割据一方。

但漕帮从建立到现在加起来还不到四十年,远没有到该腐坏的时候。

他们今日不过随意地登上一艘船,就发现了贩卖私盐。

当其中一节出了问题,浮上水面的时候,就说明在平静的水面下已经滋生出了更多的问题。

陈松意在袋子上开的口不大。

她伸手调整了一下开口的角度,盐粒的掉落就停了下来。

游天仍旧没有反应过来。

他并不懂这些,却只是听她的话,都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想起在松林里,她说师兄让她去漕帮,却没告诉她具体要做什么,只说到时候就会知道。

难道,这就是师兄要她来漕帮查的事?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师兄会这么安排?他为什么会关注漕帮?

停泊在码头的船在这个时候开了,甲板上开启的隔板也被重新放了下去。

月光被挡住了,黑暗在两人面前彻底降临。

……

一点灯火亮起。

光芒在空气中铺展而开,将这个书房后的密室点亮。

这是这座华贵的府邸最门前冷落的时候。

府邸的主人本来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深受帝王宠信,手中史无前例地把持着兵权,可是现在他被降职,被迫交出兵权,被勒令在家中闭门思过。

从前那些附庸于他的人,这时候一个也不敢登门。

年轻人登门时,在街上连一条狗都没发现。

他父的府邸跟付鼎臣在京中的宅院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的清冷寂寥与京城处处文人士子的狂欢气氛也不一样。

但是,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大宦官会跟他在斩亲侄子的刑场上一样寂寥苍老的时候,他并没有。

在这座书房后的密室里,这位大宦官还是一如往昔,眉毛浓黑如墨,平静地卧在他的发冠下,脸上的线条依旧肃然,却没有什么寂寥之色。

点亮了烛火以后,房间里的年轻人重新放上了灯罩,让明亮的光线变得柔和起来。

做完这一切,他转过了身,再一次看向自己的父。

父沉稳得就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