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月英来了

五月中。

荆州牧刘表任别驾刘先为庐江太守,庞德公之子庞山民为丹阳太守,增兵三万至豫章、丹阳两郡,于彭蠡泽上再建水军大寨。

消息送至寿春之时,满堂皆喜。

徐庶起身对刘琦揖手而礼:“使君一改往日之风,恭喜郎君!”

刘琦也是大感欣慰。

这位曾经被列为‘八俊’之一的老爹,终于又有了当初豪情壮志的样子。

一口气把他打下来的地盘全换上刘氏死忠,这阻力在世家满满的州牧府大堂上应该不小,可老爹还是做了。

让他都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因为原来的历史上,他和刘琮实在不堪大用,后继无人,刘表才未有过争霸天下之心。

安安稳稳保住地盘,到时候别人来招降至少也有谈判的资本,可以给后辈争取一个不错的官职,安稳渡过一生。

事实貌似也的确如此。

他是挂的有些早,可二弟刘琮降曹后被封为青州刺史,迁谏议大夫,爵位列候,安身立命绝无问题。

“一改往日之风?元直这是先前对刘使君有过不同看法啊,你也不怕郎君治你之罪。”

刘晔抓起一小撮茶叶放入茶盏调侃道。

在刘琦和贾诩的影响之下,他也舍弃了茶汤改饮清茶了,对这清爽涩冽的口味欲罢不能。

“刘子扬,是庶一时口快说错了话,不过庶心中坦荡,即使郎君在这里庶也没什么不敢说的。”

徐庶爽朗一笑望着刘晔,侃侃而谈:“庶在荆州时就和阿亮谈论过,使君仁义有余,兵略有所欠。但是现在有郎君谋于外,使君掌于内全力支持郎君,相得益彰,这难道不是我等之福吗?”

“是是是,元直你有理,变着法儿的夸赞使君和郎君,是晔作茧自缚,自罚一杯。”

刘晔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引得刘琦和贾诩二人都窃笑不已。

“对了元直,你从荆州过来之时,可知诸葛先生可还在南阳?”

刘琦抬头问向徐庶。

刚才又听他提起‘阿亮’之名,他才发现,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这位诸葛先生了。

从前还想自己派人看住这二人,不过因为徐庶的主动投效也不了了之。

人家主动都为你效命了,你还派人看住人家朋友,未免太过失礼。

所以他也只是拜托岳父黄承彦,平日多关注关注这位诸葛先生,别让他不声不吭就溜了而已。

“回郎君,阿亮还是如平日一样,在南阳为伯父诸葛玄守孝,教习幼弟,估计不至及冠之龄,应是不会出仕了,庶未能劝服于他,还请郎君恕罪。”

徐庶带着几分惋惜拱手致歉。